七年前,一份由左晓蕾和他的先生汤敏共同起草的“高校扩招”建议书上交中央有关领导,促成了随后几年大学扩招的轰轰烈烈,这是当时仍身居国外的她与中国宏观政策第一次亲密接触,七年后,她成为一名在券商机构任职的经济学家。
留学美国,执教美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知名大学的经验,让她更自如运用国际视野去理解中国宏观经济情况及如今热火朝天的中国股市命运。
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左晓蕾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经济当前的热点问题——未来经济形势、高通货膨胀出现始末及资本市场未来出路,进行了探讨。
谈到百姓关心的股市问题,左晓蕾认为,中国股市很年轻,问题很简单,对于投资者而言真正理解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是第一要务,因为股市的最大风险不是来源于政策而是来自股民自身。有关中国经济未来,左晓蕾充满信心,在现行条件下,中国经济长期看好,关键是如何解决不断出现的危机及预测结果的各种问题。
精彩语录: 中国与美国不同,美国有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美元本位地位,这些条件都是中国所不具备的,中国股市太年轻,过早跟华尔街接轨,显然中国玩不起。因此中国需要走一条自己的股市发展之路,即完全依靠传统上市公司来支撑市场,当中国股市内部关系理顺了,真正达到与世界对话的水平时,再来考虑衍生市场与世界接轨。
左晓蕾简介: 左晓蕾,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1992年8月获得美国伊里诺依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统计系讲师、亚洲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证券市场,在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证券市场等方面发表论文50余篇。
左晓蕾印象 她是一名女性经济学家,又是一位经济学家的妻子,她与丈夫常会因学术问题而争论不休,但却从不因此伤害家庭感情。
作为国内不多的夫妻档经济学家组合,生活中的左晓蕾常常与丈夫为经济问题而争论不休,作为学者,左晓蕾始终坚守各自学术立场“没有胜负是很正常的”,而作为妻子,左晓蕾则往往会被说话不紧不慢的丈夫所说服,“讨论激烈但从不因此影响家庭关系”。
她是一位认真的学者,“经济学家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不应该与市场接触过密”,在与记者接触时,她会尽量详尽地剖析每个问题的多面性,有时更像是在上课。但她也有困惑,身为券商经济学家的她往往需要避讳对股市高低的过多评论,因此面对媒体,她往往会坚持“只谈宏观经济”,此外,她也无奈地表示,少数媒体的较真和曲解往往让她置身口舌之争的风口浪尖,这也成了她的另一困惑。
关于宏观经济 对中国经济长期充满信心 广州日报:近期国内外经济学家包括蒙代尔、樊纲等都预测中国经历了20年9.5%GDP高增长后,未来20年仍可保持7%以上增长,作为一名致力于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研究的学者,你怎么看待这种乐观预测?
左晓蕾:我想引用格林斯潘《动荡年代》一书中的观点,即“从不相信经济能被预测”。我是学经济计量学出身,知道各种经济学模型可以被修正。包括学界及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的预测,都是在给定现在条件的基础上,对经济现状做出一个判断,在经济“动荡的年代”,集合中的变量总在变化,因而有时预测会变得粗糙甚至毫无实际意义。
广州日报:在看好中国经济未来的同时,很多人也看好当前的经济形势,尽管存在许多问题。你是怎么评价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
左晓蕾:从当前既有的条件判断,我对中国经济长期充满信心,关键是在实现持续发展时,解决中长期不断出现的问题。从中长期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从“较快”转向“较好”,应该以结构调整为主。近期要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下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应该特别关注通货膨胀、资产价格膨胀和与两类膨胀密切相关的流动性过剩三个问题。
关于通货膨胀 高通胀是短期经济过热信号 广州日报:继7月CPI以5.6%创下近10年新高后,8月的CPI继续走高,其上涨在6.5%以上,继续创下近10年来的新高。中国年内已连续6个月超越3%的CPI增长警戒线,你认为造成通胀持续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左晓蕾:通货膨胀上升通常有两个原因,即需求推动和供给拉动。就中国当前造成通胀的主要原因,总需求推动的作用大于总供给。总需求是靠投资、消费、出口拉动,总供给则受制于成本变化,比如石油、猪肉、粮食、劳动力价格变化。当前两种影响显然都在,之所以是总需求作用更大,原因在于总需求曲线右上行使价格水平和GDP同步上升,也就是所谓“高通胀高增长”的经济形态。目前,中国经济在通胀上升同时仍保持高增长,说明成本拉动相对较小,总需求是推动通胀上升的主动力。
中国尚未进入恶性通胀时期 广州日报:有观点认为中国已处于恶性通胀时期,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左晓蕾:高通胀是短期经济过热的信号。我并不认为中国目前已处在恶性通胀时期,因为恶性通胀往往伴随经济下滑。但在通胀预期上升时,特别要注意“螺旋式的通胀形成过程”。一方面,通胀预期上升,使实际利率预期较低,鼓励更多的商品和投资需求,需求增长推动真实价格上涨,通胀预期就变成真实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从消费心理来看,预期价格上升,消费者会提前购买一些商品,零售商希望当前少卖一些,而实际的供给和需求都没发生巨大改变,但人为制造了短缺局面,价格就会上升。
广州日报:央行年内多次加息意在紧缩流动性,但似乎也会因美元利差引来更多外来流动性,你如何评价这种货币政策的正反作用?
左晓蕾:我想央行是想通了这个问题,央行加息的原因是考虑到通货膨胀上升,防范以资产价格泡沫为特征的风险积累等因素。但是对于保护美元利差有负面影响,只能两弊相权取其轻。这是因为3%、5%的美元利差收益并非吸引外来流动性的主导因素,外来资本看重的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势头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资产泡沫在短期内可能可以给外来资本带来150%以上的收益,因此小额的利差并非外来资本涌入的诱因。
适度通胀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广州日报: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初步预计CPI全年涨幅可能高于3%,年初时央行曾定下了3%的CPI目标,是否低估了CPI水平?
左晓蕾:在今年年初我就提醒有关部门注意防止通胀,但对通胀的反应显然不够敏感。
广州日报:你似乎认为通胀对中国经济有积极的一面?
左晓蕾:我强调的是适度而可控的通胀。首先,适度通胀有利于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其次,适度通胀将有利于缓解外来流动性涌入,减轻资产泡沫危机。另一方面,适度的通胀对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刺激农民消费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这可以改变当前经济增长结构,从某种意义上并不是坏事。
关于资本市场 唱高股市也是在欺骗股民 广州日报:我们注意到,全球股市的每次加息按常规会导致股市下滑,而恰恰在中国却出现逢加息必上涨这种奇怪现象,你怎么看待?
左晓蕾:这是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不理解,股民缺乏投资教育。对于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地,股民不会考虑政策意图作用,会认为利空出尽,只剩利好,反而加大投资让市场继续升温。
广州日报:近期股市一直徘徊在5500点,从3000多点到现在并没用太长时间,市场上不断有乐观者放出年内沪股征服万点的豪言,你怎么看?
左晓蕾:对于这种毫无意义的预测我不愿参与,指数是否破万点我管不着。而作为券商机构的经济学家,我的立场决定我不能唱高,也不能唱空。我发现国外专业机构的经济学家很少评价股市,因为他们有利益关系,如果唱高也是在欺骗股民,我不愿意这样,所以干脆不谈。如果有一天我离开现在的位置,我想我什么都可以说。
广州日报:股改后,中国股市仍被认为是政策市,有观点认为,股民面临的第一大风险是政策变动,你怎么评价?
左晓蕾:我认为股民的第一大风险是来自自身,如何真正理解股市规则是关键,不懂这个市场,不理解宏观经济规律,就不要参与。中国的股市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的股市很年轻,很简单,很容易就被研究透,我不愿意像一些人那样,每天对着重重复复的简单问题大声疾呼,这样会显得很啰嗦,我更关注中国资本市场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
中国应走另一条股市成长之路 广州日报:“华尔街模式”已被认定是股市发展的经典模式,你认为,中国股市还能摆脱经典的影响,重造另一个经典?
左晓蕾: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中国与美国不同,美国有上百年金融发展经验,强劲的经济实力,强大美元本位地位,这些条件都是中国所不具备的,中国股市太年轻,过早跟华尔街接轨,显然中国玩不起。因此我总是在想,中国需要走一条自己的股市发展之路,即完全依靠传统上市公司来支撑市场,当中国股市监管全面了,内部关系理顺了,真正达到与世界对话的水平时,再来考虑衍生市场与世界接轨。 (来源:广州日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