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社科院一份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流动人口”不流动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半数流动人口在京居留时间在5年以上,平均来京时间接近6年;流动人口在京居留时间的增长极为迅速,而且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留京意愿。
这份调查报告与今年4月份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高度吻合。事实是最雄辩的历史,它以无可辩驳的雄姿证明,再严厉的户籍管制都无法阻止人口自由流动这个时代潮。一直以来,为了控制人口增长,北京几乎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户籍管制最严厉的地方。然而,今年8月,据公安部等相关部门透露,北京市总人口数量已经突破1700万,其中,流动人口数量突破510万,约占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
流动人口“不流动”的现实告诉我们,户籍改革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面对难以抗拒的城市化特别是大城市化潮流,人口流入地政府务必面对现实,务实有效地解决流入人口的各种现实权利。可以给户籍准入设定一个门槛,比如已举家迁移,比如已居住五年(含五年)以上。对于这部分人口,其一切权利与当地居民完全相同。对于除此之外的另一部分迁入人口,则视为短期居住,其基本福利如免费义务教育、医疗保障服务等与当地居民相同,但在住房保障等方面则可以与本地居民区别对待。但这里的区别对待,需要格外谨慎,政府应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反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系统的应对措施。尤其是许多新移民,到了新移民地以后才结婚生育,其第二代可谓“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现有的户籍制度却给了他们身份上的排斥,并在成长过程中时时处处都有可能被迫遭遇和体会到身份歧视,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健康社会心理的形成极为不利。中国香港等管理发达地区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承认孩子在哪里出生就拥有当地户口,实际上就是履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切实保障儿童权利、消除社会敌对和歧视的切实行动。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新移民都不是人口流入地的负担,而是新血液新希望新力量。特别是面对老龄化浪潮,很多国家和地区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吸引新移民,以缓解老龄化危机。中国的大城市同样必须面对老龄化危机,尤其是今日之中国人口状况是未富先老,问题迫切。
户籍改革比较现实,要面对的难题,就是住房保障。这方面,留给人口流入地政府的时间其实还很长。比如,北京市规定,新移民必须取得北京户籍三年以上,才有资格申请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假设在京常住五年才能加入北京户籍,那么新移民要享受北京市的实质住房福利,实际上要在北京工作生活满8年。
新中国的城市化浪潮在经历了前50年的人为限制之后,已经进入了“井喷时代”,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和珠三角周边高速铁路在未来几年里相继修成开通,全国范围内人口和资源流动的速度还会加快。仅以京沪高铁为例,其贯通的区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四分之一,随着京沪高铁在2010年建成开通,该区域人口达到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并不是一件遥远的事。高速铁路不仅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圈提速,更为整个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提速。它所带来的,除了中国人才、资源效率的极大提高,也必有公民权利诉求的高涨。对此,不仅沿线城市,整个中国都应该以更前瞻的政策和姿态,来应对未来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快速集中和发展局面。户籍改革是绕不过去的坎儿。(作者童大焕,系当今国内最活跃的时评人之一,曾为《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编辑,现任《中国保险报》评论版主编)
(来源:山西晚报)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