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河北某学校该上高二的京籍学生小峰,却在不久前提前返回了北京,而且宁可重新在北京的一所中学的高一重新读起。”而记者了解到,与历年相比,今年不少在外地上学准备高考的被称为京籍外地生的学生,不仅纷纷提前回来了,甚至有些学生宁可自降学级,形成了一股京籍外地生提前回流潮。
为此,记者走访了有关学校、家长、学生和教育专家,以期从中找到答案。
接收学校
“回流”时间早于往年
据海淀教育考试中心的江玲老师介绍,以往每年外地生要在高三综合复习以后,在高三的寒假前后才会返京,而今年暑假该学校已经提前一个学期接收了100多个返京的学生,所以现在不得不为这些学生提前开班,而且还专门调整了课程和师资的配备。
“我们也没有想到,一下子回来这么多的学生,而且时间大大早于往年。”北京铭师堂学校马永刚校长说,往年京籍外地生回来都是在高二完成会考以后,然后回到北京准备上高三,用这一年的时间适应北京的高考。但是今年这批学生却提早回来了,而且比较引人注意的是这些学生的人数也比以往多。
家长自爆
新高考成“大限”,学生自动“降级”
他们应该是高二的学生,但是却提前回到了北京,而且自降一级重新从高一读起,在提前“回流”的学生中,还有这样一些学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一位从河北回来重读高一的女生的家长告诉记者,她之所以这样选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今年北京实行了新课改,也就意味着从今年的高一开始,使用了全新的教材和课程体系,2010年高考也将随之发生根本变化。而目前高二的学生是旧教材的最后一代学生,也是过去高考模式的最后一拨学生,因此她担心孩子一旦高考失利,就根本没有了复读的机会,所以与其让孩子在高考后因失利遭遇新教材的雪上加霜,还不如索性让孩子重新读高一。
另一位本该在河北某校就读高二的女生,告诉自己之所以哭着喊着提前回来的原因是,作为北京重点初中毕业的她,当初是希望到外地能取当地学习应试技巧之长,可自己一去才发现所谓的“应试技巧”无非是“不断重复”的“疲劳战术”。上课老师不太讲究教学方法和兴趣教育,一般讲完例题就没完没了地留作业和考试,每天大约高强度地训练12个小时,天天忙于死记硬背。再加上离开家不适应,真的觉得非常没有意义,所以回来重读高一,是希望从头再来,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校长点评
京籍外地生早返京,是明智之举
马永刚校长根据铭师堂多年接收外地学生的经验告诉记者,以往返京的京籍外地生,大多基础扎实但很难适应北京高考的灵活和综合,因此很少能考到二本以上,因此,80%以上的学生都会选择第二年复读。今年早返京学生的不少家长却是因为理智地看到了这种现象后才出此下策的,这是由京籍外地生的特点决定的:一方面这些学生不少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对高考的把握不大,因此对只有一次唯一机会的考试,会比较担心和忧虑;另一方面这些学生和家长中很多又是对高考期望比较高的,不少人可能早就抱定了既定的目标,所以为了增加高考的机会,才选择从高一开始重读。
最后马校长提醒还想把孩子送到外地就读高中的家长:赴外地读高中,一定要慎重。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