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展望论坛”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搜狐网 金融界 中信出版社共同主办,邀请众多学者、政府领导、企业家盘点2007经济,展望2008发展,并对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一次全面的回顾。第三场主题: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邀请到国家发改委国有资产研究中心高梁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吕政所长,以及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谢天宇教授进行一场精彩的对话。以下是搜狐财经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高粱:改革开放30年,关于科技创新方面应该说走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历程,我先从一个经济学者的角度来看看这个技术方面的情况,目前是什么状态,30年是怎么发展过来的。 应该说我们在改革开放前的28年,在不长的时间内不仅建立了一个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初步建立了一个中国科学技术体系,这个科技体系尽管总体水平不很先进,但是在某些重要的点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从队伍上来看,当时有所谓五路大军,是在统一的行政科委的领导下,五路大军包括中科院、各大部委的研究院(技术研究院)、大专院校、国防科技、大企业,除此之外包括省以下自办的科研机构。这么样一支队伍支撑起了我们的工业或者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也包括我们在遭到外部封锁的情况下支撑起了我们的工业进步,当然这个进步今天看来是比较低级的,但是毕竟在二弹一星诸如此类的,包括杂交水稻等等方面还是有贡献的。 改革开放以来,应该说科学技术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几乎是同时起步的,但是为什么要改革呢?78年刚刚把知识是第一生产力这个口号提出来,当时叫科学的春天,但是85年进行改革,主要的原因在于什么呢?就是在当时还是按照同样的计划经济逻辑下搞起来的在行政管理条件下的一套科技体制,和日益蓬勃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要不太适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科研机构本身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够灵活,里头的资金调配、科研成果的评价、立项、人事的激励、人员的流动等等方面,都带有计划经济的遗迹。 第二,从科技和经济发展结合的角度来看,显然当时是脱节比较厉害的。 所以整个改革开放时期,我们的科技体制改革就是从这两个角度来进行的,一个就是改革科研机构,包括刚刚说的五个方面,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第二,促进科技和生产的结合。这里面有几个里程碑的事件,一个就是1985年中央颁布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二,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96年,国家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99年,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发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在这期间对科研体制进行了几个大的动作,从科研院所的改革和结构调整有比较大的动作,推动科研机构,第一搞活机制,第二走向市场,特别是99年以来,为各大工业部的数百家研究机构进行了分类改革,其中属于技术开发类的、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效益的院所大部分转制为企业。另一方面,关于基础研究、技术研究,重大技术研究的领域支持国家攻关力度。同时为了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行产学研科学技术合作,对立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进行合作,比如共建实验室、技术开发中心,鼓励人员的流动、兼职,或者机构之间联合培养研究生等等科技资源共享。还有一个,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比如中关村、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园,都是在这个时候发展起来的。 我认为,在推进科技自主创新方面,应该说中央的历次关于科技发展、科技体制改革和发展科学技术的文件中间,都一再强调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科教兴国战略等等。但我个人认为,在这30年中间,尽管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推进进展,科技体制改革也有了重大的进展,推动了发展,但是两者的改革,但是两者改革的配合和协调方面做的不是很成功。 我认为这里头有一个集中的问题表现在什么呢?在经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上,是不是能够和科技改革,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能够配合起来这方面,双方都没有向对方进一步延伸的实质性的举措。正因为如此,在是否应该推行自主创新,还是主要以通过发挥低工资的比较优势,两者以谁为主,这方面还是有不同意见的。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是一个发展过程,从人均200美元到人均2千美元,这中间必不可免的经过一个阶段,就是要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国外资金,发挥自己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但是是不是应该或者什么时候适时的转向强调自主创新,这点上我觉得我们应该说从2003年开始有了一个实质性的转变。2003年国务院主持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这个发展中间国务院组织了2千名各专业领域的专家,群策群力,经过充分的讨论,最后还是提出了以科技的自主创新作为一个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而科教兴国必须把科技的自主创新和产业的调整优化升级结合起来,这个观点最后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确认,所以我认为实质性的或者说带有战略性的定位还是从03年开始的。
(责任编辑: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