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展望论坛”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搜狐网 金融界 中信出版社共同主办,邀请众多学者、政府领导、企业家盘点2007经济,展望2008发展,并对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作一次全面的回顾。
第四场主题:收入分配,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
(蔡昉新闻,蔡昉说吧)教授、中国经济改革研究
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
(王小鲁新闻,王小鲁说吧)教授、以及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教授进行一场精彩的对话。以下是搜狐
财经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蔡昉(蔡昉新闻,蔡昉说吧):城乡收入差距,第一,我们表面上看上去,应该不是3.2,城乡和农村价格指数不一样,从78年开始算是1:2.57,如果用的是城乡不同的价格指数去缩减它,到了2006年的时候,城乡收入差距还是2.57,正好回到这个水平上。还有一个,社会政策特别再分配政策对于收入差距的改进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长期的历史过程来看,归根到底从收入差距比较大,比如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大过渡到收入差距比较小,最后成为城乡差距不太大,不断地变化,让人流来流去,他的核心因素,从其他国家历史看是因为劳动力和人口的迁移,这是最根本的消除差距的办法。我们从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初见民工潮到90年代大规模民工潮,到现在有人说我们用1.3亿,1.4亿,现在政府部门说可以达到1.7亿、1.8亿,接近2亿人都在外出就业,这种流动也是会消除城乡差距,但是很不幸的是我们的调查体系,一个是城市住户,我做了研究,基本上没有抽上任何迁移者家庭,再一个是农村常住人口,这里留了一点,一个是工资性收入是指如果外出的时间不太长,可以作为常住人口,如果外出时间比较长,但是跟家里有密切的经济联系,也可以把收入加进去,这是他可以统计到的一部分。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说他不是作为常住人口了,现在在城里看到很多流动劳动者离开家半年以上非常普遍,这部分人不是非常定期地,如实地向家里申报他的收入状况,这些人基本上没有在农村住户调查中得到反映,把这部分人放掉了,等于把发展经济学认为能够缩小经济差距的因素就没有了。要是说绝对情况下,如果说我们永远看不到迁移者的话,永远城乡差距这么下去了,很难缩小。从这个意义上说,城乡收入差距是被扩大了。
(责任编辑: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