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午餐时间,社区食堂里还有许多人用餐。本版摄影 记者 吴恺
上班族、老人、居民“吃饭难”问题一直是本报关注的焦点,近期,曲阳路街道率先开创了“市民驿站”社区食堂模式,为一部分市民的就餐提供了便利。昨天,位于玉田路上的“市民驿站”社区食堂刚好“满月”。从今年2月19日开张伊始,它就倍受老人、附近居民和商务楼白领的“疼爱”,光顾者络绎不绝。
本报记者 范彦萍 实习生 王菡 现场
大堂内几乎坐满打饭处排起了长队
“叮!”电梯门开了,只能容纳11人的电梯里涌出一批食客。
“哪能介许多人啊?!”候在门外的白发苍苍的赵阿婆见状,大吃一惊。电梯“爬上”4楼,开门后,名为“曲阳社区食堂”的指示牌将她引进了一个宽敞明净的食堂。赵阿婆扫了一下身后的座椅,那里十有八九都被占了位。
赵阿婆踮起双脚,仔细研究了下菜单。“一荤一素合理搭配才5块钱,不贵嘛。”她喃喃盘算后,回头应了记者一句,“我是第一次来,先看看它的菜式适不适合我。”
一旁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社区食堂开张后,前往吃饭的绝大多数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他们便一日三餐都在此搭上了伙。每天都可以见到不少老面孔。“我们2月19日正式营业,有好几个老人几乎一天三顿都不落,天天都在这里吃。”
食堂的中午营业时间从11:00开始,记者抵达时,大堂内几乎坐满了食客,而在打饭处则排起了长队。
居民请客上“驿站”不但方便且省钱
跨入“市民驿站”4楼的食堂,一进门就可以看见用粉笔字工整书写的“今日菜单”:韭菜豆芽1.50元、花菜肉片3.50元、炸猪排5元……一长串共有二三十种之多。收银台的墙上还张贴着“曲阳社区餐饮服务社菜价”表,分成点心、炒菜两大类。
家住附近的尤阿姨昨天一家四口来到社区食堂,她告诉记者,“姐妹们来我家走亲戚,我又懒得做饭,中饭就带她们上这里撮一顿。”一进餐厅,尤阿姨就带着家人冲到收银台充饭卡,然后又领着大家穿过人群一路来到打饭处。尤阿姨当天一人点了两荤一素一汤。“到这里吃饭,可以选菜,荤素可以自由搭配。以前我姐妹到我家来,吃顿中饭,我要忙里忙外,现在方便了,她们一来,中午我就把她们领到这里吃中饭,我们今天4个人才花去三十几块钱。”
老人家里不开伙一天三餐吃食堂
家住附近的柴阿婆告诉记者,她从“市民驿站”装修时就留意这里了。老人手中拿着一次性饭盒,这是准备打包回去晚上吃的。“现在我家里都不开伙了。早上我们两人两碗玉米粥,两个馒头,一共才花3.2元;中午两荤一素,也才七八元。吃完中饭再买点带回家当晚饭。一天下来两人消费才15元左右。现在去菜场买菜,菜价又高。现在到这里来吃饭,不要说买菜钱,就连油盐酱醋的钱都给省了。”
退休医生高阿婆告诉记者:“我和老伴年纪大了,在家买饭烧菜相当不方便。老伴去年还生了一场病,现在不能吃口味过重的东西。这里的菜味道挺清淡,我们基本上每天都会来这里。来这里吃饭,我和老伴一天花销不过20元,比在外头饭店里便宜很多。”看到餐厅不求利润,为老年人服务,高阿婆觉得很开心。
附近上班族不但来吃还帮同事带饭
当天中午12时后,记者发现到这里来吃饭的年轻人开始多了起来。据了解,这些年轻人多是在附近公司上班的白领,社区食堂的开张使他们多了一个解决午饭的选择。白领董女士介绍说,这里离她的公司步行只有5分钟。以前“驿站”还未开张时,她只能从家里带饭,有时候只能吃路边摊盒饭,既不卫生价钱也不便宜,菜式花头翻来翻去也就这么几个。“现在,我不仅省了每天带饭的麻烦,这里环境又好又卫生,我吃得也放心。同事们有时还让我帮忙带饭。”
一些上班族还向记者开起了玩笑,“现在白领解决中午吃饭问题还挺难,如果是在市中心上班的话,中饭随随便便就要二十几元,太贵了,如果这样的社区食堂能在全市推广,开到淮海路那种办公中心附近就好了。”
疑问
为何菜价低
街道免房租有专门配送渠道
记者粗略看了下菜单,一份青椒香干肉丝价格为3.5元,一份五香素鸡的价格为1元。这些价格相比小饭店的价格,要低很多,几乎接近学校食堂的菜价。社区食堂负责人汪林告诉记者,一般而言,如果合理点餐,平均花费6块钱就能吃饱。
为何那么便宜?汪林介绍说,一方面,目前街道免去了他们的房租,一方面他们有专门的高校配送渠道,再加上有意让利于民,所以菜价很实惠。“即使今后菜价持续上涨,我们也会尽可能平抑菜价。”针对为何能接受微利的疑问,汪林解释说,其实,他们公司也希望借助街道这个平台,扩展品牌效应,寻找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在一些老人将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忙于买菜做饭,如果能省下这点做饭的时间,他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参与社区活动中去,提高生活质量。”汪林说。
服务怎么保证
有望为更多老人白领提供送餐
昨天中午,约有150~250名食客光顾了“市民驿站”的社区食堂。但还是比平时的人数少一点。“最高的时候,我们中午要接待300~400名食客,一天的接待人数在600~700名左右。如果以后多来50~100人,真不敢想象到时会怎么样!我们现在是不怕没人来,是怕人太多!”汪林实话实说。
为了分流到食堂就餐的人流,他们打算开展外卖服务。汪林透露说,目前他们已经针对3户80岁以上的老人开展了送餐服务。每周,他们会提前把下周的菜单送到老人手中,方便他们订餐。每天,食堂会先把饭菜送到老人所在的居委,再由专人将饭菜送上门。“今后,我们可能会开展外送服务,大规模提供配餐。”
另外,除了白领外,一些中小学生也在长辈的带领下闻讯前往吃早餐。对此,汪林表示,如果幼儿园、中小学校、商务楼等面临吃饭难,他们今后将考虑提供上门送餐服务,但是前提是订餐量要达到一定规模。
据了解,由上外后勤集团承包的这个社区食堂的经营成本要比一般的餐厅高20%左右,但他们的利润却很薄。为了增加利润,只能扩大客流。汪林表示,他们希望在今后搞连锁经营,用规模效应来降低经营成本;用开设外卖等方式来分流就餐人群。
如何保证吃好
根据居民反馈及时调整饭菜口味
不油不腻,少糖少盐。在采访中,不少人反映饭菜很合他们的口味。食堂负责人汪林一语道破天机,“来这里吃饭的多是老年人,针对他们反馈的信息,我们及时调整了菜肴的口味。老年人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较高,我们在烧菜时尽量不放糖,少放盐,以满足老年人的口味。”
说法
社区食堂模式完全可以复制
社区食堂如此火爆,早在曲阳路街道办事处主任赵强的意料之中。不过他并不担心就餐人数会多到不可控制的地步。“一般大家会考虑时间和交通成本,社区食堂依社区而建,不可能吸引离开太远的白领和居民。”
“曲阳街道光居民就有10万,另有2万多人在此工作,缓解居民的吃饭难问题,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我们正在探索为居民就餐提供便利,为此今年我们计划再为2~3个“市民驿站”选址,并建立几个单独的配膳点和社区食堂。今后,逐步做到基本满足区域内的居民在半公里(500米)半径范围内方便就餐。”
据赵强介绍,“市民驿站”总投入约为450万,它是一个块的概念,每个“驿站”可覆盖3万人左右,约涉及5~6个居委。对于驿站内的社区食堂承包者,街道将视其经营情况、服务市民质量、政策调整情况进行多方考核,如果承包者做得不好,照样可以“出局”。此次由上外后勤集团统一管理,他觉得比较放心,“我比较赞成连锁经营的集团,如果没有这个实力,就难以降低成本。”
赵强认为,“市民驿站”的模式可以复制,且完全有可能在全市推广。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