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经济茶座

经济增长为何与就业增长不同步

  ⊙梁达

  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就业未能出现同步增长,各方面对此十分关注。经济增长了,就业率就提高了,这是一个普遍规律。衡量经济发展,不仅要看速度,更要重效益;不仅要看数量,更要重质量。

经济增长应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与消费同步,与就业增长、社会公平和资源环境改善同步。宏观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的改革,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仍有待于经济增长模式的实质性转变,即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优先”转向以扩大就业、减少失业为核心的“就业增长优先”模式。

  就业是民生之本。长期以来,政府和有关部门一直把就业问题放在“民生之本”的优先位置加以考虑,实行了一系列就业再就业政策和举措,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成效显著。但经济增长与就业发展不同步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少人仍觉得就业越来越难,尤其是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现象并存,使就业矛盾更显突出。关注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快速增长与就业缓慢增长的矛盾,成为改善民生与促进稳定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转型、经济结构变革、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必然要求经济增长方式从经济增长优先型向就业增长优先型转变,创造就业和工作岗位必然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发展目标。长期以来,中国保持了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依靠经济扩张带动就业。但是,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0.32下降到90年代的平均0.1左右,即使保持现在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也只有800万个左右。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一方面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另一方面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也长期存在,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又相互交织,就业问题一直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大问题。当务之急是,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最大限度降低经济增长的代价,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经济发展向“又好又快”的转变,不断迈向更高的台阶。

  经济发展与就业的特点

  1、就业规模扩大。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就业总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都超过900万人,GDP总量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46619亿元,就业人数也由4.01亿人增加到7.7亿人,增加了3.69亿人。2007年末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9350万人,净增加1040万人,新增加120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比2003年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

  2003-2007年,全国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平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000万人,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的人数每年减少1077万人的同时,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分别增加了861万人和881万人。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就业人员持续增加,2007年已经超过1.3亿人,比2003年的9800万人增加35%。

  2、就业增长速度慢于GDP增速。“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6%,年均增加就业人数804万人;“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9.5%,年均增加就业人数只有748万人,比“九五”时期少56万人。与经济增长速度相比,就业增长速度相对缓慢。1985年到1990年,GDP年均增长7.9%,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6%;1991年到1995年,GDP年均增长11.6%,同期就业人口年增长率为1.2%;1996年到1999年,全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8.3%,同期就业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可见经济增长与就业呈现不同步增长态势。

  3、城镇失业率稳中趋降。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达1204万人,创下2002年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的最高水平。与城镇新增就业连续上升相对应的是失业率持续下降:2003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5,2004年末和2005年末均为4.2%,2006年末为4.1%,2007年末进一步降至4%。2003年至2007年,城镇就业人员年均新增约1000万人,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3%以内。

  4、就业弹性系数处于下降状态。从“九五”到“十五”,GDP年均增长率由8.6%提高到9.5%,而就业年均增加人数由804万人下降到748万人,就业弹性系数也由“九五”时期的平均0.14下降到“十五”时期的0.12,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由94万人减少到80万人。

  5、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需求结构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的需求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的需求比重上升。从行业需求看,需求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建筑行业。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人需求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90%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用人需求占第三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74%左右。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就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不匹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趋降的现象亟需改变。

  众多因素形成经济增长与就业不同步

  经济高增长并未带来高就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归纳为:

  一、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了就业总规模的扩大。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转移,经济增长创造的相当一部分就业岗位都是由农村转移劳动力占有的,而这些农村劳动力是带着“已就业”身份实现转移的。

  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13181万人。外出从业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2.8%;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占56.7%;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40.5%。这种“农转非”的并没有完全纳入城镇就业规模统计。

  二、经济结构升级成为影响就业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大幅调整和不断升级的过程中,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较快,相同资金带来的就业增长自然就比过去减少了。国内很多地方在经济快速增长同时,都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资金、技术密集性企业替代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但是投资的构成主要是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建设、以及投资回报率高而劳动需求小的行业,如能源、房地产、汽车等,这些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含量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也不断提高,也会相应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三、出口企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减弱。改革开放以来,带动就业增长的主要是出口行业,这些行业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这些行业的利润空间缩小,并且在进入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后,中国的贸易摩擦加剧,使得就业增速比改革开放前期有所减缓。

  四、三次产业对就业的拉动力变化较大。近几年支撑经济高增长的主要是第二产业,其中国有企业和大企业是主力,而这些企业吸收劳动力、增加就业岗位的能力有限;中小企业对GDP贡献相对较小,它们却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吸收大量的劳动力,但它们在竞争环境等方面压力很大,发展壮大受到影响,工作岗位的必然增加也受到限制。

  从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作用看,2003年以来,我国城镇就业弹性系数一直稳定在0.31-0.35之间,五年的算术平均值为0.33。也就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约可带动就业增加0.3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系数,由“九五”时期的0.16变为“十五”时期的-0.16,而二、三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仍较明显,就业弹性系数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二产的就业弹性系数由“九五”时期的平均0.05,提高到“十五”时期的0.19;三产的就业弹性系数由“九五”时期的0.35,提高到“十五”时期的0.37。表明二、三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仍较明显。由此可见,农村就业人员逐年减少,导致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系数下降,是总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直接原因。

  五、劳动力市场本身的因素也影响到就业增加。随着市场机制基础作用的发挥,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增强,人才素质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也影响了就业规模的扩大。我国就业压力不仅体现在总量上,也反映在结构上。一方面找工作难或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有些岗位却没有人去做。就业的地域性和专业性矛盾更为突出,基层和西部人才紧缺,高端和低端人才不足。这种状况也使得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处于“虚位”状态。

  六、重经济增长、轻就业影响就业渠道的拓宽。多年来,一些地区在发展思路上没有统筹考虑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普遍存在着重GDP增长轻就业的倾向。在对待就业问题上存在误区,如认为工业化能够自动促进就业、劳动成本低才有利于促进就业等,这些认识误区直接影响了政府在经济或产业结构布局上的作为,而长期的低劳工成本不仅影响城乡居民的购买力,更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与生产发展,进而对就业岗位的增长形成抑制局面。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尽管各级政府和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就业再就业的方针政策,在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劳动者总体素质不能适应就业需要的主要矛盾依然存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匹配长期发展下去,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将会产生一些的负效应。

  一是容易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进入劳动年龄而未能如期就业,无疑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是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负面影响大。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同样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是增加社会矛盾,危及社会和谐稳定。高增长低就业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这种格局得以持续,失业率会持续攀升,正规就业岗位更加紧俏,非正规就业或者不充分就业将更加泛滥,劳动者地位将进一步弱势化,贫困现象将加剧,社会矛盾会激化。如低端就业领域紧张与高端就业相对宽松形成鲜明对比,结果就会导致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社会分层加剧。同时,大量人员处于非就业状态,这对社会治安也是一大不稳定因素。

  从近期和中长期看,我国安排就业的难度将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目标任务仍将十分艰巨。

  一、2008年是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的最后一年,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又会产生新的失业。此外,中西部地区还有一大批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目标任务仍将十分艰巨。

  二、调整进出口关系,应付人民币升值等将会影响就业。多年来东南沿海的劳动力需求较旺,大量转移我国过剩的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城镇就业机会。但近年来出口顺差过大,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创汇贬值压力较大,廉价土地、资源、环境等的出口代价也过大,需要通过关税调整,降低和取消出口退税,提高社保、工资、土地、环境等出口成本等办法平衡贸易。因此,出口的减速,也会减少劳动力的使用,使出口贸易强劲的劳动力需求势头减弱。

  三、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从去年的464万人增至532万人。除去10%考研、考博学生、专升本学生以及出国留学学生,再加上去年待就业的70-80万人,2008年实际需要就业的人数在600万人以上。迄今为止,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超过1亿人,转移就业形势严峻。

  四、下岗人员数量呈降势,但就业总量压力会持续不减。今后,我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口将超过2500万人,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0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500万个以上,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资源枯竭的城市就业问题更加突出。高校毕业生、职业高中、当年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农转非人员等人数将有增无减;在农村,现有劳动力近5亿人,除去已经转移就业的 2亿多人,以及农村需要务农的1.8亿人,尚有近1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将不断增加,对我国今后几年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综上所述,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依然是就业工作的重点,每年仍有1000多万个就业缺口。在此基础上,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现象却日益明显。

  

  

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 (年底数)

  (万人)  

  

  

  

  

  

  

  

  

  

  

  

  

  

  

  

  

  

  

  

  

  

  

年 份 经济活动人口 就业人员(万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构成 (合计=10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 40682 40152 28318 6945 4890 70.5 17.3 12.2
1980 42903 42361 29122 7707 5532 68.7 18.2 13.1
1985 50112 49873 31130 10384 8359 62.4 20.8 16.8
1990 65323 64749 38914 13856 11979 60.1 21.4 18.5
1991 66091 65491 39098 14015 12378 59.7 21.4 18.9
1992 66782 66152 38699 14355 13098 58.5 21.7 19.8
1993 67468 66808 37680 14965 14163 56.4 22.4 21.2
1994 68135 67455 36628 15312 15515 54.3 22.7 23
1995 68855 68065 35530 15655 16880 52.2 23 24.8
1996 69765 68950 34820 16203 17927 50.5 23.5 26
1997 70800 69820 34840 16547 18432 49.9 23.7 26.4
1998 72087 70637 35177 16600 18860 49.8 23.5 26.7
1999 72791 71394 35768 16421 19205 50.1 23 26.9
2000 73992 72085 36043 16219 19823 50 22.5 27.5
2001 74432 73025 36513 16284 20228 50 22.3 27.7
2002 75360 73740 36870 15780 21090 50 21.4 28.6
2003 76075 74432 36546 16077 21809 49.1 21.6 29.3
2004 76823 75200 35269 16920 23011 46.9 22.5 30.6
2005 77877 75825 33970 18084 23771 44.8 23.8 31.4
2006 78244 76400 32561 19225 24614 42.6 25.2 32.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责任编辑:贾海滨)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矛盾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