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居高不下的粮价,各国政府纷纷行动起来了,但做法却并不相同:巴西政府23日宣布,决定停止出口大米,并要求私人企业也停止大米出口,以免影响国内市场供给并借此控制粮食价格。同日,乌克兰却决定全面开放粮食出口,并取消于去年年初实行的出口配额措施。
看到上述截然相反的政府行为,作为一个只知盘中餐的普通人,多少会有些疑惑。不过,仔细想想,却也能品出一些东西来。
诚然,在过去的6个月内,粮价暴涨50%,2005年以来更是涨了约75%,由此引发的粮荒顾虑甚至已被联合国官员称为“无粮的海啸”、“无声的大规模谋杀”,在数据和危言面前,全球也似乎陷入普遍的恐慌之中。国际组织的忧虑无可厚非,说明粮食问题的严重性已到了迫在眉睫、不容坐视的紧急关头。但是,粮价飞涨中是否就丝毫不蕴含积极的力量呢?
比如从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而言,至少在某些国家,高粮价或许意味着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乌克兰开放粮食出口就是一例。无独有偶,俄罗斯媒体日前撰文宣称,俄罗斯有能力使世界摆脱即将来临的饥荒。口气之大,让人不敢相信。但是,俄报给出了自信乐观的数据:到2012年俄粮食产量将达至少1亿吨;未来5年内,俄将有1000多万公顷耕地投入使用。俄报据此认为,农业潜力将和油气资源一样成为俄罗斯未来发展的巨大助推力。
平心而论,只要不是趁火打劫,哄抬粮价,开放出口无疑是利人利己的事,既能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增长,又能解决其他濒于粮荒的国家对粮食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在眼下各国急于自保限制出口,而缺粮国又苦于无处进口的情形下,根据自身的粮食储备力,量力而行,尽心而为,这也未尝不是一种责任意识的体现。
又如,粮价上涨后,土豆受到青睐,许多国家迫于缺粮都拿土豆来救急。此举或许多少有点无奈,但是却令土豆获得了价值重估的机会。在粮食世界的格局中,作为位居小麦和水稻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重要农作物,土豆虽然营养丰富,但一直“身价很低”,很少吸引到投资人。据分析人士估计,目前在国际市场销售的土豆数量尚未达到总量的5%。如果土豆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被充分发掘,除了填饱肚子,到时也许还有其他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初,石油能源的有限性及其污染环境的缺点促使人类另辟蹊径,从玉米、甘蔗等农作物中开发出既高效又环保的新能源。尽管粮价上涨已让生物燃料的开发遭受不少非议,但是开发新能源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就连日前召开的联合国贸发大会也承认,将粮价暴涨一味归因于生物燃料是片面的。可见,危机中往往蕴藏着转机,挑战中也充满了机遇,粮价上涨在促使人们反思原因总结教训的同时,也许还带来了更多的启示,这需要我们具备发现的眼睛。(廖勤)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