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通过5~10年,把“陆家嘴论坛”发展成像“达沃斯论坛”那样国际知晓的论坛,我们希望能成为世界最顶级的论坛之一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正在中国金融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中加速前进。零距离接触那些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直接“服务者”,倾听他们来自一线的肺腑之言,或许能让中国乃至世界关注这一重大事件的各界人士更了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未来的发展思路,为此第一财经频道联合《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上海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博士。
《第一财经日报》:我们知道很快就要在上海举办“陆家嘴论坛”,举办如此高格调论坛主要目的是什么?
方星海:目前我国正在进行金融深化改革,主办这样的论坛能集中国内外的智慧为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提供帮助,利用全世界关注中国的机会,把世界目光吸引到中国、吸引到上海,这也有助于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第一财经日报》:这次高规格论坛相对于其他论坛有什么特色?
方星海:虽然这次叫“陆家嘴论坛”,但是这次论坛是由“一行三会”和上海市政府一起举办,实际上是一个专业性的金融论坛,希望能打造成国内最权威的国际性金融论坛,这次论坛讨论的内容五分之二有关国际金融事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国际性论坛。
《第一财经日报》:这次论坛在哪些方面对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有所帮助?
方星海:讨论的议题有助于中国金融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开放,而越深化改革和开放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越有帮助,吸引全世界的眼球和资金到上海来,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品牌大有助益。
《第一财经日报》:以后是否准备把“陆家嘴论坛”打造成像“达沃斯论坛”那样的永久性的国际著名论坛?
方星海:我们不是说有什么野心非得要把它打造成达沃斯那样的论坛,我们希望通过5~10年,伴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金融在世界影响力提升,把“陆家嘴论坛”发展成像“达沃斯论坛”那样国际知晓的论坛,我们无心与“达沃斯论坛”竞争,我们希望能成为世界最顶级的论坛之一。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取得哪些成就?
方星海:历届中央领导都肯定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得到了中央历届领导的肯定和支持,这本身就是成就。
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建一个金融中心不容易,从1992年正式提出。目前,上海已经是集中了中国最主要的金融市场,比如证券、期货、外汇、债券、银行间拆借、黄金,金融期货尽管还没有营业,但是迟早要推出,这也是全世界少数金融要素市场如此齐备的金融市场,这些成绩非同小可,而且规模会越来越大。
相对于欧洲,他们的金融市场没有统一化,我们是统一的金融市场,我们的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可以发展到与美国相媲美,而欧洲的金融市场监管并不是统一的,从一个市场跨到另外一个市场还有障碍,中国金融市场可以发展到美国水平,所以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大。
此外,上海目前还是外资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城市,也是中国金融最开放的城市,上海曾经是远东金融中心,并一直保持着这个历史特征,现在很多外资银行中国区运营总部都落在上海,80%的外资银行资产集中在上海,合资、独资的外资保险机构主要也集中在上海,三分之二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也是在上海。
世界看中国金融主要看上海,他们到中国最主要是看到中国金融规模在推进,都想急切到中国来、到上海来,这些都对金融中心建设很有帮助。
第三,上海正在建资金、资产管理中心,现在很多基金公司、私募基金公司、QDII等等,很大部分都在上海,而银行间短期头寸资金管理也是如此,而这个板块正是金融发展最快的业务,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民财富积累的增多,抓住这个契机,上海有望成为资金与资产管理中心,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很大作用。
此外,上海的金融环境,如法制环境、基础设施都不错,像银联的数据中心、中央控制中心都在上海。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还存在哪些不足?
方星海:国际金融中心有个显著特征是资本可以自由兑换,现在我们的国际业务比较少,香港似乎在这方面更有代表性,我们现在所要建立的国家金融中心是要建支撑整个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中心,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金融中心,要看人民币可兑换的进程,当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了自然就成了国际金融中心了。我们先做人民币金融中心,当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了上海就自然而然成了国际金融中心了,也就成了全世界非常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了。
《第一财经日报》:现在很多金融交易都在电子化,会不会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一地域概念?
方星海:实际上不会,就像美国纽约金融中心不会跑到拉斯维加斯一样,金融中心会自然而然选择一个地域聚集的趋势是因为金融的流通性,金融市场越集聚越能降低其交易成本,越能起到价格发现的作用,同时金融效率也越高。
《第一财经日报》: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努力发展金融业,或者在金融方面的优势,对此有何评价?
方星海:其他地方都在大力发展金融业,这是明智之举,有竞争才能共同进步,改革开放也不能让一个地方做光,当然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有自己的优势,而上海也确定了“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从而和兄弟省市“错位”并服务兄弟省市的战略。从邓小平开始,历届中央领导人都明确支持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这是国家战略。别的城市不是要建国际金融中心,而是发展金融业,上海很多优势是历史积累起来的,当然上海目前的金融要素还要继续做深、做广、做强,股票市场要延伸,上海也要参与OTC的试点,要继续开发衍生品市场,比如金融期货、柜台交易衍生品,OTC衍生品市场等等,以及商品期货,现在上海重点发展金属、能源期货,像二氧化碳排放也可以做成商品期货,这些内在扩张、冲动需要自我约束的现代金融市场主体,其中体制、机制需要解决。
《第一财经日报》:最近听说有境外公司要来上海上市,这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
方星海:比如在信息披露方面,我们比国外严格,国外对一些小的事情通常不需要披露,这些我们还需要协商,如果国际惯例不需要,我们可以考虑免除,估计今年底前有国外公司到上海上市,至于以CDR还是以其他形式发行,这些都可以商量,以人民币发行兑换成美元汇出去在制度上可以设计一套方案,这些都是一点点障碍,克服一下就行了,外国公司到中国来上市大部分主要是有业务在中国的公司,他们发行股票主要是补充在中国的运营资金。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中还需要中央什么支持?
方星海:中国是一个高度统一的金融体系,金融监管、审判权在中央,我们实行分业金融、集中监管,这样就需要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配合起来一起做一些事情,就像这次“陆家嘴论坛”一样,金融中心建设需要一个中央协调机制,包括中央与地方在内一起作出决策来推进,这才与金融体制相对应,要市场化导向,建立中央、地方、机构三位一体的机制,中国金融发展那么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非常快,这样也能帮助中国金融体系现代化,帮助金融改革、开放,让中国拥有更强大、更现代、更弹性的金融体系,上海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支持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并在世界金融体系中拥有更大定价权和话语权。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