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中国南方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已全面丰收,并开始收割。初步统计,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2041万吨,比上年增产304万吨,增长2.6%,连续第五年增产。中新社发廖永兴1
摄
年初的一场雨雪冰冻灾害,紧接着一场特大地震,让很多人都担心,今年的粮食收成会不会受影响?农业部刚刚公布的夏粮生产数字,打破了这个担心,全国夏粮今年总产达到2408亿斤,增产61亿斤,比上年增长2.6%,首次实现夏粮连续五年增产,大灾之年,为什么还能丰收?我们的记者在河南、吉林、江苏、北京等地调查时发现,科学种田,科技创新,种粮方式的变化给农民上了一道保险,先到产粮大省河南去看看。
小麦玉米科学搭配,增产增效的新种植模式使河南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王学洲是河南省浚县巨桥镇刘寨村的村民,他今年收完小麦后,种植了20亩的玉米,在他的玉米地里记者看到,绿油油的玉米长势喜人,王学洲在地里不断穿梭忙碌着,而最引起记者注意的是他手里不断晃动的一只不大的白色塑料瓶。
记者:“你撒的是什么?”
村民王学洲:“我撒的是呋喃丹。”
记者:“做什么用的?”
村民王学洲:“主要治玉米后期的蚜虫。”
这么小的瓶子,这么大的玉米地,记者原以为他手里的瓶子撒不了多大的面子,而王学洲的回答让记者感到吃惊。
记者:“一亩地大概用多少?”
村民王学洲:“一亩地就是一瓶半。”
王学洲告诉记者,以前既使在夏季,治虫也必须要使用喷雾器,费工费力。
村民王学洲:“天热使用喷雾器人容易中毒,另外面积大了治虫效果不好。”
现在县里农科所推荐这种新型的生物杀虫药,既科学又方便,而且在价格上也非常低廉。
记者:“一亩地大概费用是多少?”
村民王学洲:“就是四元钱。”
王学洲还告诉记者,现在他们不但治虫科学化了,而且自己地里一年里轮作的小麦和玉米,农科所想出的办法,也让他怎么也想不到。
村民王学洲:“以前我们就是听广告,广告上说哪个品种一好,他们说是怎么好,但是最后,有的不抗病,有的是不抗倒伏。”
河南省的农作物一年两熟,一年中轮种小麦和玉米,在最近两年,王学洲越来越多的听到了这样的一个名词,叫做玉米小麦高效品种搭配种植。
村民王学洲:“小麦不倒伏,它能跟玉米错开时间。”
按照传统的种粮观念,如果小麦和玉米两个品种都高产,那么轮种两季加到一起全年的收成也应该很高,但河南省的科研部门在研究中却发现,有些地方虽然轮流种了两个优质高产的品种,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全年的粮食总产却往往并不高,因此,他们提出了小麦玉米科学搭配,增产增效的新种植模式,这真能换回好收成吗?
在河南的农业大学,李潮海这样告诉记者。
河南大学农学院院长李潮海:“两个作物是种在一块地上的,但是过去研究技术的时候是割裂开研究,它不利于全年两个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均衡增产。”
据了解,河南省在地里位置上南北纬度夸度大,全省的关照时间也极不均衡,对农作物的成熟期影响很大。
李潮海:“像豫北这个地方,积温比较少,年平均温度比较低,小麦要种的早一点,玉米就要种植生物期偏短一点的,尤其是后期灌浆速度,比较快一点的这样的品种。”
有了科学的搭配种植模式,那么搭配以后的品种又将如何提高它的产量?程相文,浚县农科所所长,我国著名的玉米育种专家,创造了世界夏玉米高产记录,被誉为种子界“种子加速器”。
浚县农科所所长程相文:“每亩地都是种两千多株,很稀吧,当时又不知道病虫害的防止,肥料使用办法,都是粗放的。”
村民王学洲:“以前施肥一炮轰,就是撒施,往里撒。”
一炮轰式的粗放式的种植,不但使肥料得不到高效的利用,而且也使玉米很难提高产量,程相文认为,要提高玉米的单产,除了要有优良的种子,引导农民精耕细作以外,一定要增加种植密度。
村民王学洲:“以前每亩种植3700株到3600株,现在4500株到4400株。”
密度增加了,那么高密度的种植又如何解决通风和光照的问题?在浚县记者看到,所有的玉米在种植上它的行距都是不相等的,这是为什么?
程相文:“用宽窄行,宽行解决通风道,充分利用边行优势,通风透光了,杆子就硬了,病害就减少了。”
王学洲按照县农科所提供的小麦和玉米搭配品种种植已两年了,粮食全年增产了许多。
村民王学洲:“这就是我今天收的小麦,今年收了两万多斤,比去年多收了3千多斤。”
不但小麦的产量比以前增加了,而且去年玉米的亩产也达到了1500斤,比过去增加了近一半。
河南大学农学院院长李潮海:“通过品种的有效组合使全省北部中部南部它的光热资源都能够充分的利用,从这个角度我们来挖掘全省两熟(作物)的生产潜力。”
吉林三安公司的农业科技种植模式让农民得到实惠 河南省利用丰产科技工程,大胆创新,使科技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占到了50%以上,今年河南的夏粮产量达到612亿斤,比上年增产13.2亿斤,实现连续六年增产,再创历史新高,其实农业创新,各有各的高招,种植模式的创新,也是其中的一种,下面就到另一个产粮大省吉林去看一看。
杨亮,是吉林省永吉县万吉镇的村民,看他敲盆的架势,你一定会以为他是个养鸭专业户,其实他的主业是种植水稻,养鸭只是他的副业。
记者:“你为什么要养鸭子?”
村民杨亮:“主要为了种有机稻,不打农药,让鸭子在田里除草,第二还为了增加收入。”
用鸭子除稻田里的草,这在以前杨亮是想都不敢想的一件事。
村民杨亮:“以前鸭子进稻田都赶出来,不让它下稻田,害怕把稻子糟蹋坏了。”
在杨亮承包的水稻田里记者看到,他家今年种植的水稻长势非常良好,由于不施农药,田里大的杂草有杨亮自己人工拔除,小的杂草和害虫,则有这些鸭子清除掉,而且鸭子还能给稻田提供一定的肥料,杨亮告诉记者,这种科学的种植水稻的模式,是一家叫做三安农业科技公司提供的。
村民杨亮:“按它的模式种植,种植超有机食品,我想是很好的。”
在杨亮的家里,他拿出了与吉林市三安万昌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的水稻种植合同,在这份合同里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内容,即杨亮按照三安公司的规范种植15亩水稻,三安公司则免费提供有机肥,提供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支持,粮食收购的价格要高于市场价。
村民杨亮:“今年收购价上浮12%,我们要多收入3000元到2000元。”
按照合同规定,三安公司必须提供必要的有机肥、坚决不用化学农药除虫除草,以保证真正的有机水稻的品质,那么他们又是怎样让农民做到的?
北京三安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张令玉:“生命信息调控技术用在农业上,用在肥料上,用在农业上,用在植物保护剂上,都是活的微生物,实际上是一套不同功能的微生物所组成的一套技术。”
村民杨亮:“这种就是三安有机肥,我们就是春天翻地之前使用的有机肥料,这种是土壤净化剂,这也是在春耕时候扬在地里的,这个就是后期植物保护剂,是防止稻瘟病,有时我们就把它喷在地里了。”
那么,这些免费给村民提供的有机肥料以及三安创新的农业生物信息技术,运用到水稻种植中的实际效果又如何?每年的7月正是水稻稻瘟病高发季节,离杨亮家水稻田不远处的这块稻田,是村民按照自己的方式种植的,此时,水稻的叶子已经开始枯黄。
永吉县万昌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成志:“常规水稻和有机水稻是邻地,常规水稻现在稻瘟病发生非常严重,看这叶上的红斑。”
王成志告诉记者,常规水稻由于采取传统的种植方法,每年到这个时候容易染上稻瘟病。
王成志:“常规水稻因为高肥高水,抗病性下降,不是一种健康生长。”
那与三安公司鉴定合同的杨亮家的水稻的情况又如何?记者又查看了杨亮家的水稻。
王成志:“今年三安水稻病虫害非常轻,主要原因是使用了植物保护剂,你看这个水稻生产非常健康,一点病斑没有。”
除了按要求在稻瘟病发病前给水稻预防性的喷洒了植物保护剂,杨亮还在自己的稻田里放置了生物治虫设备。
村民杨亮:“这种是防止水稻二化螟的,这种属于嗅味剂,它散发一种气味把雄蛾吸引到这掉到盆里淹死了,雌蛾就产不了卵。”
施肥不用化肥,杀虫除草不用农药,既保证了水稻的质量,又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环境。
村民杨亮:“以前没有这种虫子,用农药之后全都杀死了,但现在有了这种虫子,第一它对水稻没有什么害处,第二它给鸭子或者鸟类提供饵料。”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三安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也让种植户增加了收益。
村民杨亮:“去年效果好。”
杨亮这样给记者算了一笔帐,2007年,他家15亩地每亩产粮1200斤,三安公司以每斤高于市场0.3元的价格进行收购,仅受到一项就比别人多收入5400元,再加上鸭子收入5000元,1000元的人工除草补贴,全年要比往年多收人11400元。
永吉县万昌镇升云村负责人刘殿臣:“今年与三安公司签单的种植面积大大增加了,今年我们就签了213户,签了2766公顷,翻了3番。”
记者:“为什么?”
刘殿臣:“老百姓看到实惠了。”
三安公司的农业科技种植模式让种田农民杨亮得到了实惠,不过,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个疑问,三安公司无偿给种植户提供各种有机肥,补贴人工费用,并以高出市场价收购粮食,它自己的利润又从哪里来?其实,不仅我们会心里犯嘀咕,那些种植户刚加入的时候,也对三安的做法心存疑虑。
山才是北京平谷区罗营镇的种桃专业户,他家里的经济来源绝大多数来自这1.5亩的桃园收入,刚与三安公司鉴定合同的时候,他对公司的许多做法都想不通。
村民山才:“作为一个农业户来说,多少有些顾虑,一个不让施化肥,这个桃会不会长小了,说这个不叫使农药,会不会桃叶叫虫子吃了,桃也叫虫子钻眼了,一卖谁谁不要。”
对于种植户的种种担心,张令玉认为,只要让农民通过三安模式的种植,真正得到了实惠,许多疑虑自然也就消除了。
北京三安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张令玉:“农民的诸多担心我们只有一个方法,用实际教育农民。”
村民山才:“按照他们的科学(方法),这个桃比以前一个长的色好,一个口感好,用现在来说也可以说算绿色食品了。”
按照三安的生产模式,去年山才种植的1.5亩地产桃6000斤,收入9000多元,比以前多产桃3000斤,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多,今年眼瞅着又是个丰收年,两口子自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整天在桃园里转悠。
村民山才:“这不都摆着了,一摘这桃都看着,没有次的,到时一摘都半斤以上,六七两,七八两。”
张令玉告诉记者,三安模式之所以能够盈利,并且能够为种植户免费提供有机肥以及相关的技术支持,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品牌效应,用三安的有机食品品牌,增加了附加值,提升了利润空间。
张令玉:“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没有差异化的品牌也没有差异化的市场,品牌差异化越大,创造的越好,市场就越大。”
政府设定的粮食最低收购价不仅托了市场的底,更托了种粮农民心里的底 刚才的那家三安公司,目前已经在黑龙江、吉林、新疆、河北、北京等地建立大米、水果、棉花等基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企业化的生产当中。农业生产在科技上和生产方式上要创新,同样在市场机制上也需要创新。今年是国家按照粮食托市价收购的第3个年头,所谓托市价就是粮食最低保护价,当市场粮价过低时,政府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收购,以保护农民的利益。那么今年托市价收购的情况如何?我们再来看看江苏省泗洪县的情况。
记者来到江苏泗洪城东国家粮食储备库,在这里记者看到,许多农民一大早用车子把粮食拉到了这里,按照国家的托市价格卖掉了自己的粮食,粮库的职工也都在皮带运输机旁忙碌起,车上的小麦源源不断地被运送到粮库里。
江苏泗洪城东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刘其国:“多的时候一天收五六百吨。”
粮库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粮库已经收购了近两千吨,据了解,泗洪县是江苏的产粮大县,今年的夏粮已经是第5个丰收年,达到12亿斤,创下了历史新高,在泗洪县粮食局记者获悉,为了抵消生产资料涨价给农民带来的负担,今年的粮食最低保护收购价已经进行了两次调整。
泗洪县粮食局副局长易传顺:“今年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是从去年的每市斤七角二分钱第一次调整了两分钱,调整到七角四分钱。”
记者:“最后一次从多少调到了多少?”
易传顺:“最后一次从七角四分钱调整到七角七分钱,整个这一次每市斤增加了五分钱。”
2006年,由于粮价偏低,挫伤了一部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此国家出台了粮食最低保护收购价。
易传顺:“这一项政策出台以后,对促进农民的增收效果是显著的。”
吴培乐是泗洪县梅花镇梅花村的村民,2006年他种植了10亩小麦,共收了小麦1万斤。
村民吴培乐:“前年的市场价是六角四分到六角5分。”
由于当时市场的粮价偏低,吴培乐仔细一算帐,如果按照市场价出售自己的一万斤粮食的话,自己不但不挣钱,还要搭上一部分本钱,为此,他十分的着急和想不通。
村民吴培乐:“所里面托市收购价与市场上的(粮价)差距太大了。”
正当吴培乐因为粮价低,而卖不出粮食的时候,国家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价,为每斤7角二分钱,比市场价整整高出了8分钱,这让吴培乐转悲为喜。
村民吴培乐:“市场价与托市价要悬殊,我净收入要有800元钱。”
政府设定的粮食最低收购价,不仅托了市场的底,更托了种粮农民心里的底,每年为了做好托市收购,国家在仓储设备以及资金调动上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那么,今年相关部门又怎么面对这个夏粮丰收的年景?
在泗洪县的国家粮食储备库记者看到,粮食收购点上都按照要求张贴了国家相关的惠农政策,托市的价格标准,以及饮用的纯净水,桌子上,还摆放了各种小麦的标准样品。
江苏泗洪城东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刘其国:“这个是我们粮食保管的粮情测控系统,这是粮食最高温度,这是粮食最低温度。”
记者:“这一套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
刘其国:“我们总共这个系统三套花费了50多万块钱。”
刘其国告诉记者,为了配合国家的托市收粮,他们早早就准备了设备起齐全的储备仓库。
刘其国:“这我们都准备好了,随时随地都可以收粮进来,地上有通风设备。”
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泗洪支行,记者了解到,对于托市粮的收购,国家在资金上也是一路畅通,坚决的给予保障。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泗洪支行副行长叶向群:“企业需要资金的话,及时上报所需的资金量,然后由中储粮总公司通过我们农发行直接拨付到收购企业去。”
据了解,仅在2006年和2007年两年,泗洪县就收购托市粮5.4亿斤。
泗洪县副县长行锋:“应该说给农民带来的直接的收益是3000万元左右,确实保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半小时观察:收获的不仅仅是粮食 夏粮的丰收为今年的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如果不出意外,秋收的玉米和水稻也会迎来一个丰收年。而帮助农民赢得丰收的,除了老天帮忙外,更多的动力来自科技创新和生产方式的创新。农民告别了靠天吃饭,将粮食增产的决定权把握在了自己手中。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以往粮食丰收往往意味着农民卖粮难,农民卖粮难又会导致他们种田热情消退,直接影响来年的粮食产量。值得欣慰的是,已经有很多地方开始在资金等方面对托市价收购进行支持和保障。这些措施,一方面能使农民兄弟忙活一年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更可以保证他们来年种粮的积极性,使我们摆脱粮食产量波动起伏的恶性循环。
对中国经济来讲,粮食丰收有更丰富的含义,它有助于缓解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也有助于扼制CPI的上升,使通货膨胀压力慢慢消减。这个夏天,农民收获了更多的粮食,我们也应该收获到更多的信心。
主编:周人杰
记者:胡长春
摄像:张小明 贡存 李慧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