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是一个1996年新建的地级市,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30万,面积和人口在江苏13个省辖市分别列第4位和第7位,下辖三县二区(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城区和宿豫区)。该市近年来以“敢想敢干”闻名全国,无论是前任市委书记仇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之举,还是现任市委书记张新实通过博客成为“网络红人”,都使宿迁这个位于苏北的“年轻城市”一次又一次吸引媒体的关注。
2008年6月,宿迁市政府又在全市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学习,掀起“头脑风暴”,要破除不合时宜的精神状态,着力打造“我能、我行、我成功”的强势心态,破解该市发展难题,谋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突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门奔赴宿迁,专访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实地采访该市的发展现状。
张新实“印象”
2006年10月,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在网上开博,首创全国政府官方博客???“政务之声”。他还倡导宿迁市领导干部都来开博,2007年宿迁又相继开设了“大学生村官”、“新闻发言人”、“市民”三大博客。
截至目前,宿迁已有246名领导干部、254名大学生村官、219名市民开通了博客,总访问量达到380万人次以上。
张新实的博客以更新率高而闻名,仅在2008年7月上旬,他就已经写了7篇博文,发帖内容从最初的提醒市民要注意的生活细节,如不要随地吐痰、便后要冲水、银行等窗口行业要遵守一米线规定等,到解决大学生落户等一系列问题。而最近更新的一篇“吃有文明和格调”批评餐饮浪费现象的帖子,跟帖达到3000多篇,成为坊间热门话题。
采访张新实之前,记者觉得应是“文如其人”,这位素以“作风大胆”而闻名遐迩的书记,应该是给人以“咄咄逼人”或雷厉风行的印象。然而,出现在记者面前的张新实,却是位个子颀长、性情温和,说话不紧不慢、侃侃而谈的“秀才”,倒像一个“文质彬彬的大学教师”。
“博客书记”并非初衷
《中国经济周刊》:您的博客引起了媒体的竞相关注,网上很多人称您为“博客书记”,那么当初开博的初衷是什么?如此快的更新频率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张新实:开博只是一个偶然的起由。在2006年11月份,我偶尔看到一个现象,一个孩子一边骑车一边吃早餐,吃过以后随手把塑料袋扔到马路上,就随手写了一个帖子,没想到有几万条的跟帖。于是,我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和大家沟通交流的方法。
事实上,我不赞成所谓的“博客书记”,好像我就是专门以此来和大家交流似的。现在有人问我是不是找人代笔,其实没有,写篇博客不会花费很多时间。我写一篇博客基本上就花半个小时左右,例如我从宿迁到南京开会需要两个半小时的车程,在车上我就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中国经济周刊》:现在有人议论“书记一发贴,问题全解决”,而且采访中发现写博客变成宿迁人时尚,您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
张新实:我们敢于坚持干部写博客,与群众沟通,公开“亮丑”,说明宿迁民主氛围的浓厚。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民聊天,象征着政府与百姓沟通新时代的开启。群众有多种反映问题的渠道,我们利用网络和民众沟通也是一种对外联系方式,比如我们很好地利用网络让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父母通过视频交流,也是一种融入亲情让他们健康成长的方式。
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
《中国经济周刊》:您刚才提到留守儿童与父母视频交流,宿迁市有350万农村人口,其中在外务工人员108万人。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那么如何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呢?
张新实:宿迁有20万名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个数量在全国也是很多的。所以我们提出了“让每一名留守儿童都能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的目标,积极加强学校、家庭、政府、社会间的联动,力争做到“帮助一个孩子,温暖一个家庭,影响一片群众,稳定一方社会”。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特长、家庭等状况,建立了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把孩子们成长的每一步,都记录在档案中,让外出打工的父母们放心。
目前,全市建立代理家长学校143所,校外辅导站249个,宿迁市所有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和初中为留守儿童专门建立了寄宿制学校,不但成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有效载体,而且还是融入亲情,让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下一步,我们将按高标准用两年时间把这些学校建成留守儿童寄宿制样板学校。
要做“招商书记”
记者在宿迁采访时发现,“招商引资”的标语和口号随处可见,在宿迁政府的网站上还专门开办了宿迁创业文化网,开展全民创业培训月,全民创业技能大赛等活动,一股全民皆商的热情正在宿迁兴起。
根据宿迁政府统计的数字,2007年,全市新发展个体商户 2.9万多户,累计达8.77万户;新增私营企业3718家,累计达1.59万家。而宿迁全市总人口530万,市区人口只有50余万。
《中国经济周刊》:您曾撰文“我们不招商谁招商”,而且我们发现宿迁市除了公检法和纪委,其余任何机关都有招商指标,比如城建局和宣传部是每年1000万元的指标,卫生局是2000 万元,经贸委是4000万元。这么大力度地进行招商引资,原因是什么?
张新实:宿迁是一个地处苏北的小城市,要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赶上苏南富裕城市,通过招商引资是一条捷径。招商引资不是政绩工程,政府并没有实际收益。我们更看重的是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给百姓带来的固定收入。
我们的干部在招商中也不是一帆风顺,他们四处求人拜门,经常会被拒之门外,遭到冷遇,连我自己也有被人有意干晾两个多小时的经历。
但事实证明招商引资还是取得很大成果。2007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同比增长89.6%,工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达到 36.4%,比年初提高了7.5个百分点。去年全市共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工业大项目155个,总投资495亿元。
我自己就担任过宿迁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组长,宿迁的发展证明,我们要想富裕起来,就要接受工业文明的熏陶和洗礼,我们提出“干部要为企业家服务”,“每个项目都有一个帮办”,大力度吸引优秀的企业来宿迁发展,我本人更愿意当招商书记,为宿迁的发展贡献全力。
《中国经济周刊》:我们在沭阳县采访时发现,当地的苗木花卉产业经过招商引资,有了长足发展,能否介绍一下相关经验?
张新实:我们发现尽快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是宿迁发展的关键,在进行粮食生产的同时我们制定了发展高效农业的方针。比如宿迁有一个很大的产业就是苗木花卉产业,现在占全市土地面积达到47万亩,通过不断更新品种,令我们自豪的是我们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了几千万的订单,农民兄弟得到很大的实惠,每亩地的平均净受益达到4000-5000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可见解决三农问题还是要以人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