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截至8月12日,已披露半年报的473家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63.10亿元,同比增长30.96%。这些公司上半年的营业总成本合计5910.53亿元,同比增长30.37%,与同期营业总收入40.17%的增幅相比,相差9.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在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的165家公司中,有107家公司的营业总成本同比上升,占比64.84%。而在这107家公司中,又有多达71家公司的营业成本增幅超过营业收入增幅,占比66.35%。成本高企已成为这些上市公司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71家成本增速加快的公司中,机械设备业17家,石油石化行业16家,房地产公司5家,纺织服装公司7家,电力行业7家。其中,机械设备业17家公司的营业成本累计同比上升19.01%达169.87亿元,利润却大幅下滑56.92%,只有5.66亿元。
总体来看,制造业是承受成本压力的主要产业。记者统计了30个制造业子行业今年前6个月销售利润率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变动情况,数据显示,有17个子行业销售利润率出现下滑,其中有10个子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都在4.4%以上;12个子行业销售利润率有所提升,其中提升幅度最大的10个子行业销售利润率上升了8.9%以上。
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并不完全代表未来趋势。一些行业的景气度一段时期以来持续走高,但未来的风险恰恰蕴藏其中。此前曾维持高景气度的造船、航运、有色等行业的现状都验证了这点。又如,今年上半年电力行业和石油炼化行业有八成企业预亏,但近期电价的上调与国际油价的大幅回落又将明显改善有关企业的业绩。因此,对部分行业全年的业绩来说,目前还没到下定论的时候。
(详细报道见B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