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过度是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美国政府的大救市将对各国金融体制产生深刻影响。 CFP图片
此次的次贷风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金融创新过度让美国人吞下了苦果,这也让国内一些人对中国发展金融创新产生了怀疑。
房市企稳是危机结束信号
记者: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什么?
华生:美国金融危机起因于过去一两年来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是因为过去六七年美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形成泡沫。美国金融机构放松贷款标准,在很少首付甚至零首付的情况下,让缺乏支付能力的人买房子,这造成了潜在的偿付风险。一旦房价下跌,偿付风险就暴露出来。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出现,以及美联储低利率的政策引发了次贷危机。
西方国家房地产市场周期性的涨跌,本来是很正常的市场表现。但此次为何会引发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呢?这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与金融创新密切有关。贷款机构将其放出去的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变成证券产品后销售给投资银行等机构。尽管投资银行对贷款风险度作了分类,好象是风险都被分散了,但是整体风险仍然存在。如果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跌,在被金融杠杆放大十倍甚至几十倍以后,金融市场就会发生剧烈动荡。
美国房地产价格虽然下降了,但实际上至今只跌了20%多,应该不会引起这么严重的金融危机。但是杠杆作用放大了风险,过大的杠杆作用引发了金融危机。美国金融衍生品交易量巨大,目前其金融衍生品交易额是GDP的10倍以上。虽然问题根子出在房地产市场,但是其中风险被金融衍生品成几倍甚至十几倍地放大了。所以一旦有风吹草动,资产就会大幅缩水。
这其中原因一方面是这些金融机构的贪婪,开始是少数人冒险,慢慢发展成多数人的冒险;另一方面,美国政府相关部门又严重失职,监管不力。
记者:美国金融危机最坏的时刻已经到来,还是如一些人所说的“仍未看到隧道的尽头”?
华生:美国金融危机最坏的时刻是否已经来临,现在还不好下结论。美国政府目前采取的救助措施是必要的,以防止连锁反应导致整体金融市场的崩溃。但是美国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美国政府用的是纳税人的钱,而且美国财政赤字本来就大。由于财政赤字巨大,已经动摇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美元的持续贬值,与其天文数字级的财政赤字直接关联。
因此,美国财政在国会批准的范围内能够动用的资金是有限的,美联储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能够动用的资金也是有限的。美联储的资金是为美国整个储蓄提供保险,如果资金动用太多,美国存款风险就会增加。
美国政府能够动用的财力是有限的,所以美国政府才向其他国家求援。美国政府在其有限的腾挪空间里采取的行动,能不能使金融市场恢复信心,现在尚待观察。另外,还要看美国经济会不会进一步恶化。如果美国房地产市场继续恶化,甚至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那么市场可能会认为这些措施是不够的,这时市场信心就会受到影响。因此目前尚不能说最坏的时期已经到来,现在还充满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记者:请预测一下这场危机的未来走向,其结束的信号是什么?
华生:本次危机的起源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因此如果美国政府的这些措施在短期内能够稳定金融市场的信心,不至于引起实体经济严重衰退,那么一旦房地产市场进入底部,开始企稳,就可以认为危机即将过去。
另外一种情况是,未来房地产市场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迷,但是美国金融系统通过这次大调整,将其杠杆交易进行大幅度对冲、缩小甚至取消,使过度的杠杆交易萎缩到合理水平,金融系统本身更加坚强。那么即使房地产市场还不稳定,但金融机构应付不稳定的能力大幅提高了,危机也会结束。
最乐观的预期是,美国近期采取的一系列救市政策能够稳定市场信心,也许最困难的日子已经来临了,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另外一种可能是还有一段很艰苦的不确定和调整期,而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美国金融系统发生的这些问题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多年累积的结果。过去对金融创新一味溢美,现在要使其恢复至比较平衡的水平上并非易事,需要刮骨疗伤。
第三种可能性也不能排除,美国政府救市只是短期起作用。如果金融系统的混乱跟金融机构的倒闭进一步影响实体经济,就会造成美国经济陷入比较严重的衰退。就像1929年至1933年那样,那么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就非常严重,衰退与停滞就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
1929年至1933年发生危机时就出现过这种情况,第一阶段出现问题后股市大跌,采取一些措施后股市平稳、反弹;过了一段时期后又来了第二波,第二波更可怕。在第一波中倒下的金融机构并不多,大多数则是死在第二波。这次危机会不会像1929年至1933年那样,这种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
中国金融创新不能停止
记者:透过这场危机可以看出美国金融制度的主要症结在哪里?未来金融制度应该如何改革?对中国有何借鉴意义?
华生:美国金融危机暴露出来任何制度都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美国金融体制的特点就是比较自由化,鼓励创新,束缚较少,这是美国经济充满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任何事情如果过度了,就会走向反面。
但是,不能因为美国金融制度出了问题,就全面否定金融创新的必要性。美国经济的活力与创造力与其金融创新是密切相关的,不过我们也要从其中引出很深的教训来:
一是对杠杆交易、衍生品过度扩张的限制。在这次金融危机后,美国国会可能会立法来限制这种过度扩张。金融链条扩张过长后就失控了,毕竟人的判断力、眼光是有限的。经过几次打包和转让后,这些金融产品存在过多的不确定性。
二是对资本的贪婪与逐利有充分的认识。由于竞争造成的非理性,出现过度贪婪,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对这个制度的本质要有深刻的认识。
三是美国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失职。在金融创新大发展的情况下,相应的监管却没有跟上,以至于付出了惨痛代价,这说明美国监管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四是过分迷信模型。华尔街大投行里面好多是美国顶级名校毕业生,甚至有一些人得过诺贝尔奖金。他们本以为用大量模型分散了风险,认为自己计算得很正确,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不能盲目迷信模型。
记者: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创新有何借鉴意义?
华生:前人走的道路与跌的跟头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这就是后发优势。就在一两年前我们对美国这些大投行还顶礼膜拜,但是现在则看到了其另一面。不过,中国的情况跟美国根本不同,美国是金融创新过度,而中国则是金融创新不足。目前中国的主要问题是金融产品过于单一,金融衍生品基本没有。
因此,不能因为美国暴发金融危机而变得谨小慎微,裹足不前,中国不能因此停止金融创新的步伐。但是,要从美国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在金融创新中要坚持审慎原则,尤其是金融衍生品创新方面。
中国宏观政策应作相应调整
记者:美国金融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实体经济有何影响?
华生:美国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比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这次金融危机的成本及代价是由全世界人民为其分摊,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中国投资了大量美国国债及机构债,机构债投资方面已经有了相当损失。如果美国继续用发钞票的办法来解决危机,将会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中国的外汇储备将会遭到更大损失。尤其是如果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中心的地位出现动摇,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很大震荡。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影响更直接、更大的是出口贸易。中国出口本来在人民币升值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打击下已经走下坡路,如果世界经济陷入停顿甚至衰退,就会对中国出口需求产生比较大的压力。
记者: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如何调整,以应对这场美国金融危机?
华生:中国实际上已经在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在雷曼公司倒塌后,中国央行迅速降低贷款利率及准备金率。从原来偏紧的货币政策,转为“一保一控”,宏观调控政策已经根据世界经济的变化作出调整。
中国实际在做两方面权衡,在控制物价上涨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寻找平衡点。中国政府会根据美国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变动情况随机应变,未雨绸缪。如果美国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导致经济出现衰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也会继续向宽松方向转变,甚至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如放松货币政策等。但在目前情况尚未明朗下,过度放松政策也不足取。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