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艳 厦门报道
4月的厦门,木棉花开,暖意融融。
中行汇聚全国70多家台资企业共聚鹭岛,为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企业提供了超过93亿元的融资支持。
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在两岸关系出现重大转机,密切金融合作已成共识的情况下,中行行长李礼辉认为,这既是中行的机遇,也是中行的挑战。
下一步中行将如何打开台湾市场,如何密切台企合作,中行的境外战略是什么,4月8日,李礼辉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密切台企合作
《21世纪》:这次大型推介会,在国内商业银行还是首次,为何会在现在如此加大对台资企业的融资支持?
李礼辉:这次推介会是在两岸经贸合作加快发展和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双重背景下召开的。一方面,去年以来,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经贸往来和金融合作进入新的阶段。另一方面,当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已冲击到实体经济,对大陆和台湾地区企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部分出口导向型和以劳动力加工为特征的企业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
台资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两头在外”,国际依存程度高,就这一点来说,中行是国际化、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我们的业务范围、产品结构、设计能满足台资企业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行是台资企业最好的合作伙伴。
《21世纪》:台资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且外向型和全球化特点更突出,目前来看其信贷质量如何?中行如何控制其中的信贷风险?
李礼辉:台资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比例超过90%,我们推介会签订的合作协议,小的只有800万元的授信,大的有几十亿元的授信,说明主要还是中小企业。
目前中行的客户中,台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质量情况与全国中小企业风险情况大体一致,不良贷款比率要比整体贷款不良率水平高一些。
去年中行整体不良贷款比率是2.69%,比2007年下降0.5个百分点左右。虽然台资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要比总体贷款不良率高约1个百分点,但中行的小企业定价比较高,大企业利率下浮5%或10%,而小企业则一般维持基准利率水平,也有的上浮10%甚至20%。所以,我们对小企业的利差收入是大于所增加的风险成本的,并且不良率不完全是贷款损失率,应该说这块业务还是有利可图的。
中行在淡马锡指导下专门开发了中小企业信贷模式,在定价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实施新模式,新模式在上海和福建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正在全国扩大试点,这套模式也适用于台资企业,模式的特点就是简便快捷,能快速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21世纪》:与内资企业相比,台资企业“两头在外”的特点是否为资信调查和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难度?
李礼辉:台资企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相当部分总部不在大陆,而在台湾地区以及境外地区,这确实为资信调查带来了难度。
目前,我们不做台资企业境外公司的授信和贷款,主要满足的是在大陆注册为法人的、在本地生产和经营的企业的融资需求,台资企业境外的情况主要是为资信评估作参考,审查要点还是本地的经营状况。根据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认识,通过跟踪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情况,通过看供应商货源和下家的情况,通过企业定单管理和上下游财务报表的分析、海关报单等,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企业资信。应该说台资企业与中行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好。
另外,中行在台湾地区有15家业务代理行。如果需要的话,也会通过代理行来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
针对台资企业资信状况调查有难度的问题,中行也在积极准备在台湾地区设立经营性机构,同时也在与台湾地区的咨询服务机构探讨怎么建立合作关系。如果MOU(金融监理备忘录)建立后,中行能够尽快、尽早地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的话,就能够更加直接地与台资企业总部建立业务关系,为台资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和更好地控制风险。
为此,我们建议:第一,研究建立两岸资信共享平台,或实现商业银行内部系统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联结,在台资授信涉及的各方之间加强信息共享,提高透明度;第二,在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的框架下,允许台湾本地银行与大陆银行一起做联合贷款或银团贷款,利用台湾银行业对企业的了解和对母公司的把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陆银行不熟悉台商企业信用的问题,增强大陆银行协助台商融资的信心;第三,由地方政府和台资企业协会共同出资设立担保基金,对贷款企业进行初步审核把关,适度分散银行授信风险。
《21世纪》:当前,符合哪些条件的台资企业能够获得中行的授信?
李礼辉:对台资和大陆中小企业把握的流程标准是一样的。对企业授信我们会关注几个要点,一是市场,企业的产品市场需求多大,有没有市场竞争力;二是财务分析,企业做一个业务在一定周期内有没有一定的盈利,有的时候台资企业的利润不一定体现在大陆企业,也可能在台湾地区,因为企业集团内会有内部定价机制和利润转移,我们会综合考虑;三是财务成本管理能力,这个很重要,如果企业有个很好的管理层,就会把困难很好地解决;四是,我们非常关注企业的信誉。
建立两岸间人民币清算机制
《21世纪》:当前台湾地区局势的改变,是否为两岸金融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加强两岸金融合作方面,中行的建议是什么?
李礼辉:两岸金融合作所面对的机遇,来自三方面。最重要的基础首先是两岸关系去年发生了根本的转折,如果没有两岸关系的根本转折,很多金融方面合作会受到限制;二是两岸的企业和银行都在共同面对经济危机的冲击,金融危机对大陆和台湾的企业都造成了很大冲击,如果两岸金融密切合作,不仅可以加强金融合作力度,更可以利用金融合作帮助企业渡过危机;三是危机总会过去,未来两岸经济会重新走上快速发展轨道,新一轮经济的成长对两岸金融会带来很多机遇。
在这种时候,我们有如下建议。
一是,消除政策障碍,鼓励互设机构。目前,两岸尚未签订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对于两岸互设金融机构还有诸多限制,影响了两岸金融界的合作与交流。建议尽快签署金融监理协议,积极突破金融合作政策障碍,鼓励和支持两岸互设金融机构,鼓励和支持两岸金融机构相互参资参股。
二是,加强信息共享,支持台商融资。目前,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赴大陆投资,但由于受到投资金额的政策限制,台商在大陆子公司往往无法从台湾母公司或台资银行获取充足资金。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客户信息和信用数据积累,大陆银行亦很难对台资企业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支持。建议两岸金融界加强信息交流,尽快建立信息共享的平台与机制,并就台商融资的抵押、担保等事项协商制订合理的安排方案。
三是,促进优势互补,加强人才交流。台湾金融业在金融稳定机制(存款保险制度等)、市场退出机制、混业经营、风险控制与内部稽核、中小企业授信与保证机制、征信机制与征信数据库、金融人才培训与资格准入制度、金融问题处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大陆银行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台湾金融业在个人理财技术和产品方面也颇具优势,正适合大陆日益增长的理财金融需求。建议两岸金融界进一步加强人员往来与沟通,通过开展培训、互派工作人员等方式,创造机会让两岸金融从业人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是,建立两岸间人民币清算机制。
)《21世纪》:能否着重谈一下清算机制的问题?
李礼辉:目前,由于两岸缺乏人民币清算机制,台湾地区的人民币业务规模很小。据估计,每家提供人民币双向买卖业务的台湾银行库存人民币现钞仅在200万元至2000万元之间。这主要是因为台湾地区的银行进口的人民币现钞主要是外资机构从世界各地、特别是香港市场收集到的旧钞,再加上外资银行并不负责处理破损残钞,也不负责回收多余的现钞,因此台湾银行在收兑人民币时要求较为严格。这不仅加大了银行的处理成本(保险及运费成本费率高达2%—2.5%,远高于美元现钞0.12%-0.2%的成本),也为台湾地区居民及大陆游客带来不便。建议两岸尽快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根据两岸现状,当前最可行的方案是选择经验丰富的大陆商业银行作为台湾地区的人民币清算行。
中行是香港、澳门地区人民币清算行,具有丰富的现钞解运经验和较强的人民币现钞处理能力,并与台湾地区最大的15家银行均有密切的业务往来,业务操作方便,能为台湾地区提供稳定的人民币现钞来源。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中行搭建两岸人民币现金清算平台,并为进一步推进两岸间资金清算机制建设积累经验。
目前,在清算体系建设方面,中行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做了流程设计,也向央行提出了方案,技术安排已经全部完毕,就等国务院批准。
中行希望能搭建两个平台,一个是香港、澳门的清算平台,一个是两岸之间的人民币计价结算和清算平台。
《21世纪》:能否谈一下未来在台湾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的情况?
李礼辉:在台湾地区设立分行是中行正在做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进展比较顺利。已经从两方面着手做了工作:对外做了市场调研、客户梳理、政府推介、监督沟通等,对内做了组织架构改造、内部审批程序改善、规章制度安排、IT建设等工作。在组织架构方面,对赴台湾地区的人员安排已经选拔差不多了,我们对人员的一项特殊要求是要讲纯正的闽南话,能够比较快地开展业务。另外,在客户安排方面也已经做了许多筹备,如果一旦可以开分行,就能马上拥有一批客户。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