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指挥棒点向担保_农信链条再延伸
韩婷婷
“去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每个月都有农村金融方面的新文件下发。”一位地方金融办主任告诉CBN记者,今年以来,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如何建设农村金融体系上。
而在陆续学习、引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创新农村信贷抵押品、涉农贷款定向补贴等方面发展后,近日他发现,政策的指挥棒又指向了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另一环节——农村信贷担保机构。
日前,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要推进农村信贷担保机构的发展。
由于农村有效担保抵押物的缺失,农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一直难以获得金融机构充分的信贷支持。而政府对农业直接的财政扶持在巨大的农村信贷需求面前,也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农村信贷担保体系的核心是担保机构的建设。”上述地方金融办人士指出,服务于“三农”的担保机构,一方面分散了银行涉农信贷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可发挥财政杠杆机制的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三农”领域。
以苏州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为例,其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由苏州市财政全额出资。按照1:6的放大效应,该担保公司贷款担保总额可扩大为12亿元。同时,对符合苏州农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项目,地方财政通过该平台给予担保费用补贴和贷款利息补贴。
但内蒙古一位银监局负责人表示,农业担保业务虽然前景不错,当地农业担保总额却始终不高。“农户、农企对这种方式认知度比较低,而且担保手续费在他们看来比较高,会抬高融资的成本。”
而在担保机构方面,上述地方金融办负责人认为,当前担保行业过于重视反担保措施,对贷款人提供抵押品要求比例非常高,而农业贷款恰恰缺失抵押品。另外,农业贷款额度和收益率偏低,周转却很快。“传统担保机构不愿意做这么零碎的高风险业务,农业担保逐渐成为一个空隙市场。”
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是目前弥补这一金融空隙的关键。上述地方金融办负责人指出,建设政策性担保的路径有二:一是政府为传统担保公司提供专项资金,在涉农债务出现风险,担保公司无条件代偿后,用该笔资金弥补担保公司的部分损失;二是由政府全额出资或参股,建立专门的农业担保公司。据了解,目前在苏浙地区、东北、重庆及北京等地均有类似专业公司设立。
除此之外,“与担保公司配套的评级公司、担保协议的保险服务公司等金融中介服务方,以及保证人的建立,也非常必要。”他认为,农村金融所面临的是一整套金融服务的缺失,不是一个环节到位便可以解决的问题。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