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史表明,扩大投资是应对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投资有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之分,就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政府投资一直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唱主角。尽管如此,政府投资总是有限的,要想让经济有一个持续的发展,并让国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和收益,民间投资的启动和适时跟进就显得非常重要。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正在酝酿“鼓励民间投资的产业指导目录”,该目录将可能涉及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国防科技工业以及其他一些垄断行业,就民间投资进入这些领域的具体范围进行划定。除此之外,发改委还将在投资补贴、贷款贴息、财税、土地、政府采购等方面研究酝酿一系列鼓励民间投资的配套政策,如对于符合国家鼓励发展方向的民间投资将适当延长土地出让金支付期限等。
倘若消息属实,对民营企业和民间投资来说,这将是一个重大的利好。自2005年“非公经济36条”颁布以来,虽然从理论上人们认识到了发展民间经济的重要,各地在实际中也出台了一些措施,然而,总体看,这几年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改善不大。特别是近几年,在国有经济的扩张下,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反而受到了国有垄断企业的进一步挤压。这方面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民间投资主要集中于出口导向的制造部门、低端服务部门和房地产领域。除房地产外,前面几个产业都是一些过剩的、获利甚微的产业,民营经济在其中的发展空间有限。而在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国防科技工业等有利可图的产业和领域,虽然名义上也对民企开放,但真要进去,却会遇到种种有形或无形的障碍。
可以把民企遇到的障碍比喻为“三重门”:一是“铁门”,明文规定不允许其进入;二是“玻璃门”,看似透明无门,可以进入,但种种软性限制及人为因素,使其只能在门口止步;三是“弹簧门”,要费很大劲儿才能推开门,但实际上只要你迈进一只脚,稍有“犯规”,便被弹出门外。所以,民企在上述行业和领域,即使好不容易“领了准生证”,但生下的孩子却不一定有“户口”。
在市场准入方面遇到的这些问题,加上融资难问题,这些都是民企在发展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虽呼吁多年,但一直不见解决。因此,借着经济危机的背景,在保增长的目标下,如果能够为民企发展扫清上述障碍,不仅是民间经济的福音,也是中国社会的福音。它带给老百姓的一个直接好处是,鉴于民企的就业空间大,民企的发展等于为人们扩大了就业的选择和范围,从而,也就有了收入的保障。有了收入才可能去消费,从而,又为经济的长期繁荣和发展奠定一个扎实的消费基础。
现在的问题是,仅仅打开垄断之门还不够,政府还应当为民间资本提供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是要政府确保民企投资有回报,而是要政府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减少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易成本。特别是政府要为企业减免税费,减轻企业负担。长期以来,除了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中的一些歧视性条款,民企如果不主动和地方政府拉关系、找保护伞,往往是很难生存下去的。这种政企生态环境必须改变。否则,官员事实上支配企业的投资环境,民企就不敢去投资,即使去了也不会长久。比如,一些地方招商的积极性很高,项目落地之前,什么优惠条件都答应,一旦项目落地就“变脸”了,企业因此陷入窘迫的境地。
当然,改善社会的投资环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特别是在中国这个官本位文化浓厚的社会。但必须有意识地去改变。先从那些有形的不利于民企发展和民间投资的东西改起,保护民企的产权,再进一步去改善那些无形的政企关系。在当前经济社会形势下,或许正是一个改善和改变的好时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