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中国经济筑底走出“微笑曲线”(图)

2009年08月12日02:3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北京商报
  7月份中国经济重要数据昨日悉数出炉,作为下半年经济的首月成绩,7月份延续了5、6月份的良性增长。数据显示,下半年首月中国经济保持良好的企稳回升态势。部分学者乐观估计,中国经济底部建成。另一部分较保守的人士也指出,即便言复苏显得过早,但触底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过专家仍然提醒,目前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存在,民间投资尚未全面启动,回升基础仍不稳固。

  发布·解读

  CPI:同比降1.8% PPI:同比降8.2%

  物价指数将很快触底“转正”

  数据: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8.2%。


  解读:虽然CPI连续第6个月同比下降,但环比持平表明物价走势总体依然平稳;而PPI则是环比上涨1.0%,连续第4个月环比上涨。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张永军指出,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目前CPI和PPI已近底部,物价指数很可能会在7月到8月左右触底,回升的趋势已经较为明显。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指出,2009年CPI下降主要是受翘尾因素的影响,PPI的下降既有翘尾因素,也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的因素。目前,物价的下行已经接近尾声,预计物价水平三季度将触底,四季度会转为正增长。

  诸建芳表示,2009年全球极其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将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促使国内工业品价格水平上涨,推动非食品类价格止跌回升。同时,上半年国内货币信贷高速增长,也有利于刺激总需求增加,进而促进物价上涨。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

  增速将稳步反弹 基础仍不牢固

  数据: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

  解读:“工业增加值继续反弹反映出目前真实需求的不断回升。”张永军指出,7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2%,需求向好的趋势已经显现,上半年我国“去库存化”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在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触底企稳的影响下,出口加速下滑势头将得到抑制,出口企业的订单数量有望进一步回升,我国工业增速将继续稳步反弹。

  尽管7月份宏观数据再次交出满意答卷,但有关专家仍然提醒,在目前的情况下,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不牢固,外贸形势尚无明显好转,产能过剩问题依旧突出,民间投资还未全面启动。

  张永军表示,目前宏观经济出现的回升态势受国家政策性因素影响依然较大,虽然短期内不需要对政策性因素出现反复担心,但全面启动民间投资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仍需时日,同时外贸形势依然严峻,这些都给经济的持续增长提出了挑战。在目前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和稳定仍具有重要意义。

  发电量:同比增长4.8%

  电力生产最困难阶段可能已过去

  数据: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发电量同比增长4.8%。

  解读:自去年11月、12月发电量、用电量探底之后,目前已经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继6月份全国发电量转“负”为“正”之后,全国发电量持续保持正增长的势头。由于去年下半年同比基数比较低,再加上经济呈现回暖迹象,下半年发电量有望继续回升。

  对于未来电力发展的走势,中电联统计信息部工程师侯勇指出,电力生产最困难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了,但用电量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从近几个月的情况来看,气温因素在用电量的恢复中起到了较大的带动作用,而这种影响是不可持续的。”侯勇表示,另一方面工业复苏带动的用电量恢复仍需要一段路程,更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居民用电量均呈现了放缓的趋势。

  但总的来看,下半年全国社会用电量回升的趋势将得到延续,而且四季度同比增速甚至可能超过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2%

  下半年走势将更乐观

  数据: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937亿元,增长15.2%,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解读:“要看到全世界的消费都在萎缩,我们能够保持这个增速来之不易。”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日前表示。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房贷利率打折、“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在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放缓的背景下,我国消费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其中住房、汽车和家电消费成为三大亮点。

  在谈到下半年消费走势时,专家们普遍表达了乐观情绪。商务部贸易研究院消费经济部副主任赵萍表示,考虑到中秋、“十一”、圣诞等节假日集中的因素,下半年消费会比上半年更好。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说,鉴于去年底开始实施的4万亿元投资需要6至8个月才能转化为消费,所以下半年消费应该能实现稳定增长,预计全年消费的实际增幅会高于去年。

  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9.4%

  形势依然严峻 已现积极变化

  数据:11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字表明,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9.4%。其中,出口下降23%,进口下降14.9%。7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环比增长9.6%,出口环比增长10.4%,进口环比增长8.7%。

  解读:张永军表示,从数据来看,外贸形势依然严峻,但已出现了较为积极的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触底企稳,以及国家支持出口相关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进出口总值的降幅有望继续收窄。

  诸建芳表示,虽然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但是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未来出口降幅有望继续收窄。首先,发达经济体已经出现企稳的迹象;其次,中国出口订单有所恢复;第三,在全球贸易下降的背景下,中国价格低廉的产品市场竞争力相对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在未来经济恢复的情况下,中国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上升,为中国出口回升创造了条件。

  据了解,目前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企业已经出现了订单回升、库存降低的迹象。上海关区进出口规模重新走上回升轨道,江苏省6月进出口额均创今年新高,而杭州海关的数据显示6月份浙江省外贸进出口同比降幅双双收窄。

  PMI:连续5个月高于50%

  制造业总体企稳向好态势明显

  数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不久前发布的信息显示,7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3%,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

  解读:这是PMI连续5个月高于50%这一经济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并大体在53%的水平平稳运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表示,这表明我国制造业总体企稳向好态势日趋明显。

  PMI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之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PMI去年下半年急速下滑,11月份跌至38.8%,从12月份开始有所恢复,今年3月份突破临界点达到52.4%。

  调查显示,7月份PMI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均连续6个月在临界点之上,表明自2月份以来我国制造业生产逐月恢复,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从业人员指数连续两月在临界点以上,显示制造业劳动力需求有所增加,但企业用工仍显谨慎;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升至临界点以上后连续3个月攀升。

  分析·预测

  复苏迹象:走出“微笑曲线”底部

  7月份数据出炉,部分乐观的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走出复苏的“微笑曲线”。

  我国工业生产已经连续3个月加快增长;发电量已经连续两个月实现增长;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5个月高于50%;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在30%以上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月份又有所加快;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持续增加。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速在逐渐加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9日做出预测:“中国经济已经走出V形反转,PPI增幅将在四季度由负转正。”

  但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宋泓认为,很难说中国经济是否已走出了一个“V”形的谷底,当前的回升仍是处于财政政策刺激下的回升。

  他表示,虽然7月份民间投资跟进在增强,工业经济恢复也在增强,但后面的情况还很难说。主要的不确定因素在于民间投资能否跟进,另外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值得考虑,目前世界经济的恢复尚不明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连城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了V形的谷底,今年已经触底,在触底完成之后今年四季度应该就有复苏迹象,未来几年的复苏应该是缓慢的。当然,现在说复苏稍微有点乐观,只能说已经触底了。

  风险预测:投资泡沫正加剧

  从年初到7月份,全国各大中城市房价一路蹿升;进入8月,中国股市被警示正面临严重泡沫。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自今年3月全国房价环比增幅由负转正以来,至今已持续5个月加速上涨,增幅分别为0.2%、0.4%、0.6%、0.8%、0.9%,显示房价涨速越来越快。

  一边是涨价,一边是成交放慢。业内分析人士已站出来提醒:房市已初步显现触顶迹象。新房价格涨幅仍不断扩大,不过二手房的价格增速已开始放慢。

  泡沫同样在股市潜伏。著名投资家罗杰斯日前表示,中国股市自2008年11月以来上涨过快,至今上证指数上涨一倍,达到去年6月以来的最高点,但这并非好的预兆,中国股市可能面临崩盘危险。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则称:“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价值被高估了50%,甚至达100%。”中国股市、楼市泡沫迭起与通胀预期的强烈刺激和银行发放的海量信贷不无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贷款7.37万亿元,同比多增4.92万亿元,其中“有20%左右的信贷资金即超过万亿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和股市等资产市场”。

  MG金融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谭雅玲则表示,股市泡沫是一定存在的,关键在于能否控制住。股市泡沫的产生与其本身的技术因素和周期有很大关联,这点很难打破。其他方面如信贷激增也与泡沫有关联,但不占主。要解决股市泡沫问题,应该从结构和制度上解决。

  张连城则指出,房市的泡沫越来越大。不过股市的泡沫现在还没到特别严重的程度。在他看来,造成房市泡沫有两个原因,一是去年有很多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加快建房,现房出售短缺。需求方面,经过两年的调整期,人们投资或买房的需求增加,使得供需出现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价格上涨还属正常;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信贷资金本应支持实体经济,但通过多种途径流入房市和股市,导致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

  张连城分析称,现在来看,房价上升,成交量萎缩,一方面反映了供求矛盾,一方面也反映了供给方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他建议,政府应该在资金支持方面有所作为,引导资金的正确流向,引导至结构升级优化方面去。“尽管政府已经在严控资金向房市股市流动,但力度还远远不够。”

  通胀风险:年内无需担忧

  多数经济学界人士对目前的通胀预期保持较乐观的态度。今年下半年内无需担忧通胀“速成”。

  “重要的物价指数都是负的,怎么能喊通胀呢?”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表示,“我不认为近期会出现通货膨胀。”

  虽然资本市场泡沫重现,说明市场上还存在一定的通胀预期,但对于下半年物价指数的走势,大部分专家和研究机构都给予了乐观的推断。

  央行在7月末发布的2009年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中称,预计CPI将在今年三季度末触底,总体看来,下半年会走稳。

  姚景源认为,CPI为负的状态将会延续一段时间,四季度价格指数情况有可能会升至正数。“2009年全年物价的水平应当是在一种平稳低位的状态。”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认为,7月物价指数徘徊走低,但从中短期来看,我国并没有通胀压力。

  “下半年的CPI走势不必过于忧虑。”中国工商银行投行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史晨昱日前撰文表示,“从内部需求看,产能仍然过剩,CPI构成中的工业消费品价格还难以随需求企稳而回升;从外部输入看,由于夏粮丰收已成定局,粮食类价格下半年预计基本上态势平稳。”他预计,CPI全年有望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走势,七八月可能迎来本年的最低点,而此后CPI将缓慢回升。

  另外,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二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60(取值范围在1-9之间),比上季度提高1.63点,延续了2009年初以来企稳回升的态势,也是自2008年二季度以来首次突破景气临界值5。同时,近八成的经济学家预计2010年CPI同比增长将低于或等于3%的通胀预警警戒线,平均预测值为2.4%,说明多数经济学家不认为未来两年内将有通货膨胀发生。

  政策预期:新刺激方案不必要

  固定资产投资在7月份依然保持着高于30%的增长速度。然而,政策面的投资功力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今年以来,国家针对性地出台投资刺激计划,以拉动地方政府投资进而带动民间资本,形成4万亿元投资规模,扩大国内需求。目前,对遏制经济快速下滑、稳定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投资带动经济的持续性和带动民间资本的后续效果,宋泓表示担忧,“投资的不确定性有很多”。

  我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左右,当其功力用到尽头、但民间资本没能进一步跟进时,实体经济不能得到改善。

  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过去6到9个月的极度扩张性经济政策已结束,下一阶段的宏观政策将转为适度宽松。新的、更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方案将变得没有必要。

  谭雅玲认为,今年下半年政策面将会收紧,新增贷款肯定会逐步减少。不过她强调政策的可持续性非常重要。投资所导致的经济数据乐观,进而使市场信心提升带有很多不确定性。一旦投资遭遇不可持续的阻碍,信心会马上跌落。信心落下来以后要再想调动上去将非常困难。首先,政策面的投资功力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其次,信心来源于规模效应,而非结构和效率。另外,今年下半年政策面将会收紧,新增贷款肯定会逐步减少。不过她强调政策的可持续性非常重要。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下半年的两个季度内,政府投资能够跟进,投资流入的大项目资本产出率也很低,资金流动性也很难进入民营生产部门,多沉淀为大企业存款。

  商报记者 王晓然 实习记者 吴祯祯 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田瑛)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