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剑锋
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由谁来埋单?
三部委日前发文明确对农资综合补贴的方法和机制进行调整,将统筹运用国家财政补贴与调控粮价两方面措施弥补因农资涨价而引起的农民种粮增支。
中国从2006年开始设立农资综合补贴,经过连续五年的大幅增长之后,农资综合补贴已经从最初的120亿元上升至716亿元。
财政部、发改委和农业部在8月中旬下发了这份名为《关于进一步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其主要内容为根据化肥、柴油等主要农资价格上涨情况,在综合考虑当年粮价变动促农增收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合理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实行动态调整。
农资综合直补政策是对种粮农民因柴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的综合性直接补贴政策。
中央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共有四类:包括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和粮种补贴,而2008年农资综合补贴占上述四项补贴总额的70%。
此次动态调整机制出台的背后,是近年来由于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农资综合补贴规模逐年走高,对于中央财政来说有稳定农资综合补贴规模的要求。
2008年,由于化肥、柴油等大幅涨价,中央政府三次增加该项补贴。以江苏无锡市的补贴标准为例,2008年该市的农资综合补贴从每亩30元提高到了每亩69元。
而中
国农资的价格决定机制也在今年完成了历史性的改变。2009年1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出《关于改革化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下称《通知》),正式宣布取消实施多年的化肥价格管制,化肥生产由“政府指导价”改为“市场调节价”。
此外,上述意见还提出,中央财政安排补贴增量资金与农资涨价引起的种粮增支联动,补贴额度动态调整,且实施只增不减,即使农民种粮支出减少,财政补贴规模也不会减少。
首先,设定基期。初始基期参考2008年农资价格水平,考虑有关因素确定。以后年份,农资价格上涨,全国粮食亩均化肥、柴油支出高于初始基期水平,则以该年作为新的基期年,基期滚动调整。
确定基期后,通过和基期相比计算出每年的种粮农资增支,综合考虑当年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变化以及国家财力情况,确定次年农资综合补贴规模。
农资支出主要包括化肥和柴油两项,上述意见规定,与基期相比,当年化肥、柴油价格上涨影响农民种粮增支较多时,在基期补贴存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农资综合补贴;反之,则原则上保持基期补贴存量不变;如果连续三年粮食亩均化肥、柴油支出不高于基期水平,可以统筹当年财力情况适当增加农资综合补贴。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