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国务院公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预定为100亿元扶持产业发展,业内人士预计,出版发行、有线电视、影视制作、动漫等行业中的企业将是直接受益者
百亿元资金激活文化传媒产业
□ 本报记者 张 颖
9月26日,国务院公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简称:《规划》),文件指出着力做好八项工作,积极鼓励动漫等文化产业发展。
政策扶持获得发展新动能
受此消息影响,周一早盘,主要传媒跳空高开,表现强眼。此次振兴规划被认为是7月22日披露内容的强化版,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文化产业大规模资本要素流动将开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出版发行和有线网络是两个直接受益的行业。
目前,传媒行业上市公司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据天相投资分析系统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传媒行业14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71亿元,同比增长12.41%;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7.81%,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0.79个百分点至30.8%。剔除投资收益后,2009年上半年板块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8%,增速有所提高。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日前发布的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220亿元,同比增长11.36%;预计2009年我国传媒产业规模将达到4752亿元,同比增长12.58%。虽然行业保持了较快发展,但在我国经济总体占比还很低。
《规划》提出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迅速做大做强。《规划》还提出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有观点认为,文化产业的一场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战即将打响,文化产业超常规发展的机遇期已经来临,文化消费将成新经济增长点,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将受益明显,四季度文化传媒股或将成为市场冉冉升起的投资新星。
《规划》的出台对于媒体行业来说可谓利好消息不断,国金证券认为,对于大多数媒体企业来说,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取消2009年—2013年的企业所得税,是一个绝对的利好消息,这也必将加大媒体行业的改革力度和改革的速度。
同时,加快媒体行业体制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的转变,实现产业证券化,具体落实《规划》中所提出的各种方针政策,是媒体行业实现突破的关键。他们认为,媒体板块之所以市场估值较高,与当前人们对于煤业行业的普遍认识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的媒体行业其发展的潜力巨大,但是当前产业还比较初级,供给也比较少,所以人们对其报以更多的憧憬。
此次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出现了以影视剧制作为核心业务的华谊兄弟,这说明《规划》的方针政策正在得到进一步的落实,而且随着德云社、本山大舞台等表演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和活跃,也说明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其消费的形式和内容正在日趋多元化。
出版发行和有线网络直接受益
从产业规划重点寻找投资机会。金百灵投资的秦洪认为,从以往经验来看,产业振兴计划对证券市场相关板块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炒作效应降低的趋势,就如同前期的造船等诸多产业振兴计划并未引发市场的充分炒作一样。一方面是因为市场渐趋疲软,对产业利好效应的认识程度明显降低。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当前不少产业之所以需要振兴,主要是因为行业本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故产业振兴计划在短线内尚难以对行业内的企业带来新的业绩增长动能,所以,对股价影响力度有所减少。
不过,对于文化产业来说,由于该产业是朝阳性产业,行业本身的成长能量就相对充沛,所以,如果能够得到政策的扶持等动能,那么,行业内的优质企业成长空间将较为乐观。因此,文化产业股在近期或有相对突出的表现,尤其是符合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的品种,这主要是两点,一是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动漫、出版发行等上市公司或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动能,拓维信息、奥飞动漫以及时代出版等相关个股可跟踪。
二是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这意味着目前A股市场的龙头企业将面临着新的产业政策扶持,不排除部分省级相关部门加大对各自所控股的相关出版上市公司进行重点扶持的可能性,从而带来投资机会,可跟踪。
从此次振兴规划内容和产业特性而言,银河证券认为出版发行行业全国性的大规模整合将出现在未来2年,有线网络整体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目前首要任务是完成省内的整合,因此2-3年能出现跨省的整合将是比较乐观的预期。从整合的形式看,出版发行行业更多是出版发行集团收购小规模出版社和发行公司的形式,省级出版发行集团之间更多的是部分参股或者其它形式的战略合作方式。
收购扩张并非 “万能药”,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是智力密集型的产业,随着垄断的逐步打破,人力资源、企业规模、企业品牌和企业机制将会是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目前传媒类上市公司的投资分析,潜在的并购机会应该只是估值所考虑的因素之一,而市场更关心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企业管理团队和人才激励机制的情况。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