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记者白瀛)新华社26日受权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中国在世界金融危机中,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第11个产业振兴规划。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家认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翼齐飞,根据各地区各部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探索不同的发展模式,设立文化产业独立学科加快人才培养,是贯彻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事业产业两翼齐飞 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高书生说,这个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发展途径的认识在不断提升。他说,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将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区分开来。2006年9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的九大产业。这次《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可以看做是“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一个延续和升华。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说,这个纲要强调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说明国家对文化方针政策进行了调整,而是在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要全面强调文化产业。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范周说,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产业,但一定要和文化事业相辅相成,要有利于推动文化事业,仍然要保证社会效益第一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创意产业同步发展,是我国两翼齐飞的总体文化政策,而且两者有时有交叉的。他举例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就又交叉着一些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保护中间能不能进行文化产业的运营让它进一步发展,这也是大家应该思考的问题。
探索区域特色发展模式 刘玉珠说,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平衡的现实。产业发展需要基础和前提,我国有的地方经过改革开放30年已经具备包括市场环境在内的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条件,但有的地方还需要进行培育,当务之急是解决人民最基本的文化生活需要,保障他们的文化权利。
他说,所以发展文化产业一定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当地的客观条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科学、准确、符合实际的决策。
金元浦说,鉴于各个地区、部门发展不平衡,应进行分类指导,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比如北京的发展模式就应该是代表国家承担同世界超大型国际化城市进行竞争的责任,而它的发展层次也达到了和国际上发达国家城市相应的GDP水平和需求水平,西部很多地方就可以采用以旅游为龙头的发展模式。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齐勇锋也认为,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不必再遵循过去经济发展的梯度模式,即先发展东部再发展中部最后发展西部,应该解放思想,实行“东中西多点并举”的发展方针,每个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区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在这方面,湖南娱乐业、云南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应该对我们有所启示。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高书生说,规划明确提出文化产业人才的问题。随着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文化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现在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人才极其匮乏,特别是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极少,下一步要通过引进、培训,甚至于在高等院校设立专门的学院的方式加快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也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在国外吸引一些专门人才投身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说,从最近对动漫企业的调查来看,从业人员的数字值得担心,创意水平也不是很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也不是很高,工资也不是很高,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他指出,目前文化产业不是独立学科,在教育系统当中没有地位,教育部门就没有投入资源,因此他呼吁把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和学院,以解决人才建设平台问题。
范周说,文化产业和一般的制造业不同,是源于个人的创意行为,因为人的素质决定了产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他说,从2010年元月起中国传媒大学将招收首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教学方式不是灌输式的,而是这些学生将在结束简单的课程之后到全国的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学习,跟项目结合在一起,跟未来就业结合在一起。
“文化产业既需要理论的积淀,又需要非常重要的实践。”范周说。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