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经济重镇上海,向北或向西,都无法绕开江苏。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高铁,沿途停靠城市最多的亦是江苏。
江苏成为了目前中国高铁建设中获益最大的省份。
“以京沪高铁为主轴,长三角主要城市实现了一小时都市圈,而规划或建设中的城际高铁,使得长三角扩容成为现实,真正完成了两省一市的共融”,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张颢瀚向本报记者表示。
《21世纪》:你怎样看待高铁时代对长三角的经济促进与融合?
张颢瀚: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产业布局,都市圈的发展才有支撑,才可能变为现实。世界水平的都市圈,当然需要世界水平的交通线。
日本国东京都市圈就是因为新干线的建设而成为可能,因为有了高铁,现在长三角以上海为龙头的都市圈正逐步加快实现,加大了区域国际化的力度。
一方面,高铁可带来高效率和高效益,提升了区域和国家竞争力;另一方面,区域内的各种要素的流动性增加,使得各种活动由城市生活变化为都市圈生活。
而我认为高铁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促进和加速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未来主要城市一个小时内到达,这种不同城市的同城效应客观上冲破了区域间的行政疆界。
《21世纪》:作为江苏省内的学者,你认为高铁对江苏的影响有哪些?
张颢瀚:据我所知,在高铁的修建中,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是主要动力之一。江苏对此很重视,你看京沪高铁中沿途停靠的城市最多的省份就是江苏,这与省里的努力分不开。
对江苏来说,更加促进了苏南城市与龙头上海的融合;而长江流域的其他城市,也更能接受到上海的辐射。
事实上,江苏省寄希望最大的则是徐州。多年来,徐州的较远位置使得其发展一直较弱,虽然定位为淮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但作用并不大,周围不买账的城市多(笑)。
京沪线上,徐州正处于几何中心,到上海和北京都是三个小时。徐州将是江苏一个新的增长极。
以京沪高铁为契机,江苏也在规划沿海
连云港、盐城和南通到上海的沿海准高速,这是实施江苏沿海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措施。高铁带来的未来作用是不可想象的,会对江苏的发展起到一个全面的推动作用。
《21世纪》:有哪些产业会因为高铁的建设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张颢瀚:我认为最明显的还是服务业,尤其是信息产业。这你从南京的近年来对信息产业的高度重视就可以看出来。因为高铁最直接的就是带来了人流、信息流等,这些的形成也需要服务业支撑。
即使是江苏的一些次发达地区或沿海的重工业,也会因为这种人流带来的技术等而获益。
从效果上看,可以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集聚。我对这点很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