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N记者 俞燕
当几家试点银行为参股保险业跃跃欲试,对于手中已握有保险资源的中国光大集团和中信集团来说,思考的则是如何在既有综合经营平台上,把各自旗下的保险板块做大做强。
中国光大旗下的光大永明和中信集团旗下的信诚人寿,都算是合资公司中的“老人”,但在其各自的中方股东的金控棋盘里,却都相对弱势。在银保合作深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股东的金控平台,打破各自的困局,两家公司有各自的路径。
光大永明:分步“去合资化” 日前,中国保监会批准了光大永明的增资方案,由中国光大和加拿大永明金融同比例增资后,其注册资本增至14.994亿元,双方各占50%的持股比例不变。
早在今年7月,中国光大曾宣布,将对光大永明重组增资,重组完成后,其在光大永明中的持股比例将增至80%。这也意味着,光大永明此后将由合资公司变为中资公司。不过,从此次增资方案来看,中外股东持股比例仍保持原状,其合资性质并未发生变化。一位光大永明人士对CBN记者表示,此次增资计划只是光大永明的阶段性增资,是整个重组增资方案的一部分,其“中资化”方向不变。
截至目前,两家股东已对光大永明先后增资五次。成立已有5年的光大永明,发展速度并不快,目前仅在18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保费收入仅居合资寿险公司第10位,距离中国光大为其制定的发展规划目标还有差距。
原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接手中国光大后,加大了对旗下六大金融板块的整合和管控,对相对处于短板的光大永明,亦有规划。据了解,早在去年下半年,中国光大就已开始着手考虑收回光大永明的架构重组问题。今年6月,曾在光大银行、
光大证券任职的中国光大副总经理解植春,被派往光大永明出任新董事长。
在业务琏条上,光大永明的“光大系”特征和优势日益加强。在7月的联合公告中,光大和永明金融表示,光大旗下的银行及证券企业将成为光大永明产品及服务更重要的市场营销及销售渠道。光大永明不久就推出了光大银行专属银保产品。目前,来自光大银行的银保业务占比近半。
充分利用光大银行和光大证券的销售渠道,已被光大永明视为未来用来提高保费收入和扩大客户资源的制胜“渠道武器”。
信诚人寿:频打“中信牌” 相对中国光大,中信集团对“中信系”平台协同作用的开发和利用,更加充分和深入。除了让信诚人寿与
中信银行、
中信证券展开全面战略合作之外,日前还促成旗下中信旅游总公司与信诚人寿合作推出境外旅行保险计划。
信诚人寿副总经理朱加麟对此表示,这是中信集团内部首次把金融业务和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的新尝试,也是国内首次尝试在集团内实现金融与旅游平台的合作。据透露,信诚人寿未来还将以中信旅游总公司为试点,逐渐与该公司旗下各省公司全面合作。
在银保方面,信诚人寿去年与中信银行宣布全面启动银保合作,除了联手打造综合理财平台,还在信用卡领域展开合作。
相对于这些同门,成立已有9年的信诚人寿,尚属“中信系”的短板,至今仍未实现盈利。据了解,中信集团已在内部会议上多次提及信诚人寿何时盈利的问题。
信诚人寿今年能否实现盈利,填补中信系的保险短板,已成为股东和管理层的心头重压。
信诚人寿首席执行官陈嘉虎此前在接受CBN记者专访时表示,实现盈亏平衡是信诚人寿今年最重要的经营目标之一,今年对公司和管理层很有挑战性,但对实现盈利还是很有信心的。
在银保深入合作的大趋势下,如何把“金融控股”这张牌打出彩,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浅层次合作上,光大永明和信诚人寿或将需要寻求深耕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