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创业板“冲刺阵营”出现分化,多家公司在终点“撞线”的刹那黯然出局。若以11月2日创业板IPO续审为分水岭,其后的创业板IPO过会率一直处于低位,审核当日均有公司遭否。据记者统计,11月2日以来,创业板发审委共召开10次会议,合计审核了21家公司的IPO申请,有9
家遭否,“过会率”仅为57.1%,另有1家因故取消审核。而之前,创业板发审委密集审核了31家公司的IPO申请,仅2家冲关失利,“过会率”高达93.5%。
综合计算,创业板开闸以来,已审核52家公司的IPO申请,11家“出局”,“过会率”约79%,比例明显低于主板。
成功过会的公司总相似,失利公司则各有各的原因。多家冲关失败的公司及其保荐人婉拒了记者的采访,使其IPO遭否的真正原因扑朔迷离,但对照创业板“准入门槛”,被否公司的预披露材料或多或少暴露出瑕疵,其中不少公司被否可能有多方面原因。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首批高通过率的创业板公司都是“精挑细选”的隐形冠军,创业板审核转入常态后通过率急降不难理解,从中更凸显创业板的特征与门槛,同时显示出监管层严把创业板公司“质量关”的姿态。
软肋之一 盈利能力“失色” 创业板公司的显著特色是成长性,要求企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欠缺,是不少失利企业的致命伤。
最可能因此受挫的是上海
奇想青晨。资料显示,奇想青晨主营水性复膜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其生产线一直超负荷运营,最近3年的产能利用率依次为116%、110%和122%,产销率均接近100%。尽管“开足马力”生产,但奇想青晨的盈利能力略显不足,最近3年实现净利润分别是2050万元、2402万元和2600万元,对应的同比增幅仅为17%、8%,2008年营业利润则较2007年下降了21%,且产品售价也呈现逐年下降之势。另一个细节是,奇想青晨在招股说明书中未制作赢利预测报告。
又如
恒大高新2008年的净利润为3736.85万元,少于2007年的3813.61万元,同比下降约2%。南京磐能2008净利润也出现下降,虽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较2007年有小幅增长,但数据显然难以服众。
最新被否的
赛轮股份200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60%,但净利润却遭遇“腰斩”,同比出现51%的降幅。如此明显的业绩波动,使其盈利能力持续性大打折扣。
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集体挂牌前夕,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采访,述及创业板审核重点关注的问题时,首先提到的便是成长性问题。该人士称,鉴于市场对创业板企业成长性的较高预期,证监会在审核中特别关注企业的持续成长能力。首日受理的企业中,部分企业2009年上半年净利润不及2008年全年的一半。对此情况,证监会要求企业对2009年能否保持持续增长作特别分析说明,并要求保荐机构综合分析企业未来成长趋势。
另有部分企业对税收优惠过分倚重,盈利“原动力”存疑。比如,
银泰科技2006年、2007年享受税收优惠的金额分别为497.17万元、683.18万元,分别占据当期净利润的61.95%、46.78%。前述南京磐能公司,报告期内仅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一项,分别占当期利润总额的13.6%、12.9%、17.3%和14.2%。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发行人的经营成果对税收优惠不存在严重依赖。
一位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客观来看,与高利润率、高资产收益率的首批创业板公司相比,后期进入常态审核的上会公司业绩相对平淡,一些公司尚难以排入行业前三甲,体现在盈利能力上也会相对逊色。
公司独立盈利能力不足,也体现在过于密切的关联交易上。如美的集团控股的
安得物流,报告期内与美的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发生的业务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8.19%、32.53%、29.56%和27.47%,关联交易产生的毛利额占总毛利比重分为48.18%、42.28%、34.51%、30.82%。较之营业收入,关联交易对于公司利润的贡献更大。
(责任编辑:刘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