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全球观察

“末日文化”的电影味道

来源:《环球》杂志
2009年12月04日17:45

  王洋

  近期好莱坞又开始劲刮“末日风”,除了当前热映的《2012》,从预言末世的《先知》到描绘救世英雄的《艾利之书》,从纽扣小人战后求生的动画片《9》到讲述父子在末日中浩劫余生的《漫道》,尽管类型、剧情、元素与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均把原核锁定在“末日”

身上。尽管对于这些末日影片本身的评价,舆论褒贬不一,但它们所激发起的人们娱乐之外的“恐慌”、所传递出的“末日意识”,却前所未有。

  末日文化的宗教滥觞

  加利福尼亚州几小时内沉入大海,千米高的巨浪漫过喜马拉雅山,板块运动使太平洋不复存在,都市中的高楼在10.9级的地震中纷纷像火柴杆一样倒下,火山灰遮天蔽日,不明所以的人们无处可逃……超级灾难之中,地球上的60亿人口中只有不到万分之一得以幸存,这就是灾难片《2012》为我们描绘的一副恐怖而又真切的末日景象。

  《2012》引发了对于末日的热烈讨论,但毫无疑问,它并不是第一部关于末日的电影。“末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西方世界里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潜意识。2006年,科幻网曾在美国进行过一次大规模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相信,世界终将毁灭于某种灾难之中。

  以灾难程度而论,《2012》里大部分人类死于天灾还算是乐观主义的,今年的另一部末日电影《先知》(国内引进翻译为《神秘代码》)里,当世界末日那一天到来时,地球上的人类已经灭绝,只有两个孩子被神的使者带到另一颗行星上做异地抚养。更厉害的是地球毁灭和宇宙终结。但一般而言,后两种情况人们讨论的不多。

  从起源来说,末日文化与宗教关系密切,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种同源一神教里都郑重其事地讨论过末日,印度教里也有关于末日的说法。

  像《圣经》里,就有好几种关于末日的预告。《新约·启示录》第20章说到,上帝将与魔鬼进行一战,而所有人都将在上帝面前接受审判,这一天也叫最后的审判或者审判日。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就借用了审判日这个词,放到了他的《终结者2》的片名中。在古老的基督教文献里,有个叫绝世天劫的专用名词,说的是当弥赛亚回到大地上时,也将有一场神魔大战,1998年,迈克尔·贝导演的以彗星撞地球为题材的灾难片引用了《绝世天劫》用作片名,在希伯来传说中,绝世天劫其实是个地名,指的是上帝与恶魔对战的战场美吉多山。

  末日文化的科学因子

  如果单单出现在电影里,那么末日还不能算做是一种文化。美国有一个摇滚乐队,就叫末日。有关末日的歌曲、漫画和游戏也有很多。

  1927年,英国作家沃维克·迪平就出版了一本名为《末日》的小说,不过,这部小说是个爱情故事,只是用末日做噱头,因为女主角住在一个叫末日农场的地方。更早的是著名科幻作家H·G·威尔斯出版于1898年的科幻小说《世界大战》,威尔斯在书中描述了科技更为先进的火星人进攻地球,但功亏一篑,它们居然成了较为低级的细菌的盘中餐,这本书可谓后来很多同类题材的鼻祖。1937年,广播业的天才奥逊·威尔逊把这本书改编成了广播剧,因为效果过于逼真,令许多听众信以为真,引发了一场规模不小的骚乱。

  1954年,美国作家理查德·马瑟森出版了科幻小说《我是传奇》,书中的主人公叫罗伯特·诺维尔,他逃过了病毒大爆发,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人,而被病毒感染的人,都成了吸血僵尸。《我是传奇》影响甚大,因为马瑟森别出心裁,把末日恐惧、对于科技未来的担心和吸血僵尸融于一炉,被誉为第一部现代吸血鬼小说,后来的很多小说,包括《生化危机》和《28天后》这些科幻恐怖片,都源出于此。

  一点也不意外,这部小说成为了电影人的最爱,先是在1964年被改编为一部叫《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的电影,七年后再次登上大银幕,这回叫《欧米茄人》,我们都知道,欧米茄是希腊字母表中的最后一个字母,所以片名意思还是地球上最后一个人。但小说最有名的改编版当属公映于2007年的同名影片,因为扮演男主角的是好莱坞头号影星威尔·史密斯。

  1992年,美国作家康妮·威利斯出版了科幻小说《末日之书》,背景时间设定在二十一世纪中叶,时光机器是那时最先进的发明,精研中世纪史的牛津大学女历史学家为了弄清楚一些疑难问题,便乘坐时光机器来到十四世纪早期的英格兰,但她来的不是时候,黑死病正在欧洲蔓延,而时光机器又出了问题。这部小说被公认为近十几年的最佳科幻小说之一,还获得了雨果奖在内的多个科幻小说奖。

  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二十世纪的末日文化受科学发展影响甚大,人们摆脱不了对于末日的担忧,但不再接受那些传说的方式,而是诉诸于理性。影片《2012》的灵感来自于玛雅人的历书,但末日降临的方式,是太阳中微子大爆发引起的地核变化,而导致了海啸、火山喷发和超强地震。但导演不能善始善终,对于危机的处理,他还是忍不住从《圣经》里借来桥段,人类模仿诺亚制造了巨大的方舟,而且没有忘记带上各类动物,只不过,这里的方舟不是木制的,而是钢铁怪物。

  《先知》宗教意味很浓,但有意思的是,主角是个不信教的天文学家,而且跟当神父的老爹关系不睦,而最终,这部影片里地球万物毁灭于太阳活动的变化。《地心历险记》里,灾难来自于地心铁核的停转而引发的地球磁场消失。《变心金刚2》里,来自于外星的巨大机器人则想要吸干太阳的能量。

  还有一类是与彗星和小行星有关的,既然它们能在6500万年前灭绝恐龙(对恐龙灭绝的解释之一),那么心平气和地思考一下,人类其实也没有理由幸存,《天地大冲撞》和《世界末日》都是这套理论的衍生品。近些年通过越来越精确的天文望远镜,科学家发现,能够造成巨大灾难的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很多。

  末日恐惧成“末日邪教”

  科技是人们担心的另一个源头,超级疫苗有可能变异为超级病毒,而人工病毒有可能成为野心家和政府的发财工具,核武器就更不安全。《我是传奇》里,治癌灵药就成了毁灭人类的病毒,《守望者》里,核武器终结了人类历史。而《终结者2》中,机器人在获得自我意识后,向人类发动了核攻击,只有极少数人活下来,但只能躲在地下和潜艇里。

  不得不提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以理性方式看待末日,或者把对末日的恐惧消解在电影和其它艺术作品中。也有人走火入魔,玩起了末日邪教。末日邪教这个词是学者约翰·罗夫兰德在1966年发明的,他在研究了统一教之后,写成了《末日邪教:关于信仰的皈依、改换和维系的研究》一书,这个词因为来得及时,很快就收入到了《宗教与社会百科全书》里。末日邪教的共同点是,专横而能说会道的领袖加盲从的信徒,不能抵抗对于末日的恐惧,他们在预测好末日到来的具体日期后,一场大规模自杀或谋杀的惨剧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在这些末日邪教中,最臭名昭著的当属人民圣殿教和太阳圣殿教。

  关于末日的艺术作品,在上世纪末曾经火爆一时,这也难怪,宗教里有千年轮回的说法,世纪末总是跟灾难有关,人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情绪的定期发作也就找到了理由,好莱坞和相关文化产业更乐得借此做点文章。而在此以后,人们的热情消耗殆尽,末日文化也就只能暂时退潮了。这次《2012》和《先知》带动末日文化卷土重来,似乎娱乐元素大于恐惧,里面既有文化周期性回潮的原因,又有来自于好莱坞特效科技炫技的冲动。一向喜欢把人类往火坑里推的罗兰·艾默里奇(灾难片《哥斯拉》《独立日》《后天》的导演)这次在《2012》里制造了这么多惊人场面,才烧掉了2亿美元。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