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创业板开闸之后的明星居然是
吉峰农机。当市场都在看好
华谊兄弟的星光灿烂之时,吉峰农机作为一个并不显眼的品种,其股价却接连拉升。值得关注的是,就在该股创出96元新高之时,深交所12月4日的一则公告终断了它的绝尘之势。据悉,深交所已对涉嫌蓄意影响
吉峰农机交易价格的“解某某”账户实施限制交易三个月的措施。此外,深交所还锁定了其他多个异动账户,并进行调查。
其实,如果单纯从市场“庄家”炒作的角度看,吉峰农机成为创业板的“No.1”倒是符合了“人弃我取”的理念。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个传统产业的公司,反而为其股价飙升奠定了基础。但是市场炒作的“有理”,恰恰暴露出创业板本身定位扭曲的问题。为何如此不符合创业板定位的企业能够首批上市,并成为投机的重点对象呢?如今,深交所对吉峰农机违规账户的惩戒固然有利于规范创业板交易秩序,但如何让创业板回归其应有角色,仍待相关措施的进一步推动。
历经“十年磨一剑”,创业板的推出备受市场关注。然而,从首批28家公司的主业内容及所处经营阶段看,国内创业板市场难言能担负起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融资的重任,吉峰农机就是其中的一个典例。一方面,这28家企业并非完全以高科技类公司为主,吉峰农机更是以传统农机销售公司的背景跻身而入。由于影响吉峰农机销售业绩的重要因素是农忙周期,而非产品创新;同时,据吉峰农机招股书介绍,其有三成收入来源于政府补贴,而这部分补贴直接关系到农民的购买水平。显然,这与“高科技”企业的性质相去甚远。另一方面,创业板公司大多上市融资目的与“创业”也关联甚微。公开资料显示,吉峰农机于1994年至1997年期间已经完成初创阶段,现已初具规模,目前上市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是直营店扩容。这样的融资目的与主板市场并无二致。
应当看到的是,在创业板市场错位的背后,是管理部门“维稳”的善意初衷。毕竟纵览全球创业板市场的发展状况,成功运作者寥寥,成熟企业走入创业板或许能够发挥出稳定市场的作用,但创业板开闸后却接连遭遇爆炒,吉峰农机的市盈率更是一路领先,最高甚至达到291倍。主板市场概念炒作的痼疾又在创业板生根发芽,这并非是主管部门所乐见的。当下热炒吉峰农机的一个概念是,它拥有平均每年约300%的利润增长率,是“创业板的苏宁”。但在实际上,据媒体报道,吉峰农机新开门店当年营业收入总体低于平均水平,20%左右的新开门店需要在一年以上的培育期才能达到盈利。所以,当该公司将股市融资用于大规模扩张后,新开门店亏损将会极大地影响公司原有的利润增长水平。吉峰农机2008年的净利润增长率为81.07%,据此看来,未来年度实现300%的利润增长率可谓天方夜谭。然而,沉迷于炒作盈利的投资者,却对这一预测的真实性并不在意。迄今为止,吉峰农机还没有接待过一家机构投资者前去实地调研。唯一能够解释该股票被热炒的理由就是,它根本不像是一个创业板企业。这未免听起来有些滑稽。
深交所对炒作吉峰农机相关账户的惩处,或许能够带给股市一定的警示作用,创业板也在其后的一个交易日里以重挫示人。但是,让暴涨暴跌的创业板回归其应有本色,并非能在朝夕间便可实现。创业板开闸之所以让市场欢欣鼓舞,关键在于它可以弥补中国资本市场体制建设的短板,科技创业企业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发展的空间。创业板回归本来面目,意味着投资者将要面对众多拥有完美规划蓝图的创业企业,但其蓝图是否可能实现却充满变数。随着创业公司的成长轨迹,投资者或攫取暴利、或惨遭巨亏。如今,吉峰农机被投机爆炒的事实向市场发出警告:创业板投资品种数量少而绩效确定的特征,已经扭曲了该市场的真正定位,并极有可能让其渐次沦为主板的附属。
由此而言,处于风口浪尖的吉峰农机爆炒事件,暴露出的究竟是谁的尴尬?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