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瓦卢等国提议另行缔结议定书,且应更严厉控制升温幅度
CBN记者 陈晓晨
小岛屿国家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当地时间10日上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进入第四天,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在这一阶段,围绕《京都议定书》的修订,各方展开激烈交锋。其中,以
太平洋
岛国图瓦卢为代表的小岛国继9日之后再度跳了出来,成为会场明星。但这也意味着,一直潜藏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公开化了。
从现场情况看,目前基本上形成了美国等“伞形国家”(欧盟以外的发达国家)、欧盟、中国与多数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国家加最不发达国家这四大集团。原先的谈判格局面临洗牌。
根据《京都议定书》第20条,各方有权提出修正案。而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第17条,《公约》的缔约方可在任何一届气候大会上提出议定书。据此,图瓦卢代表提出,应尽快制定一项新的议定书,也就是说,如果明年年底在墨西哥完成本轮气候谈判,那就将出现一个《墨西哥议定书》。
各方聚焦的还有:美国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届满)后的减排及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等一系列约定,是否应该纳入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新议定书;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主要发展中国家,其国内自愿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是否也将被纳入强制的、可核查的国际机制。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大国,对第一条是同意的,即应把美国纳入议定书机制;但同时表示,在中国等国已经承诺了减缓目标的情况下,继续向其追加减排目标,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另一个矛盾焦点是全球升温的幅度。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报告和建议,应将全球的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内,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450ppm (1ppm为百万分之一)以内。而图瓦卢9日就提出了更激进的建议:升温幅度应控制在1.5摄氏度内,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350ppm以下。
如果图瓦卢的提议得到批准,那么必然意味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要在减排方面作出大幅度让步。显然,这意味着新兴经济体刚刚起步的经济增长将大幅度减速,财政负担迅速加重,与能源相关的价格(如汽柴油价格、水价、电价)出现几何级上升。
从11时到12时,一直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发言。欧盟成员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代表则在“围观”。
当然,发展中国家内部的两个小集团,在发达国家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方面,立场仍然一致。小岛国的“火力”也是主要对准发达国家。至少,图瓦卢的几位代表对CBN记者的态度还算友好。
12时,按照预定议程,大会应该结束讨论。此时,大会主席、丹麦气候大臣康妮·赫泽高女士准备进行总结陈词。
此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图瓦卢代表伊恩·福莱打断赫泽高的总结,抢过话筒发言道:“我们要求马上就修订《京都议定书》问题进行讨论,这不影响发达国家在AWG-KP(《京都议定书》轨道)下作出承诺,也不影响在巴厘路线图下进行的其他谈判。”
中国代表随后发言,表示同情图瓦卢的立场,但表示,新的磋商应该在《京都议定书》机制下进行(而不是抛开《京都议定书》)。
赫泽高宣布暂时休会,把主要代表叫到主席台旁开秘密会议。
此前在9日上午,图瓦卢已提出了与10日相似的提议,但遭到中国、印度、南非等国的反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则保持沉默。当天下午,图瓦卢代表见其提议可能无果而终,于是退出会场以示抗议。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于庆泰9日曾表示,中国与小岛国同属发展中国家,也都是发达国家制造的全球变暖问题的受害者,这是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的坚实基础,“过去是这样,今后也仍然会继续是这样”。
于庆泰表示,有的国家可能认为,通过一个新的法律文件可以解决问题;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另一些国家认为,如果发达国家没有采取行动的政治意愿,通过再多的法律也解决不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