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何时上市?没有定论。有媒体说是今年4月,发行方面辟谣;而后,农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希望在今年上市。
农行有很大的可能在今年上市,因为农行必须趁坏账剥离、股市上升、利润增加、坏账未显形时赶快上市,获得一个好价钱。
从技术上说,农行上市之
路基本铺就。截至2008年底,10年间对应农行不良资产的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债权本金约2634.5亿元;2008年11月,农行再次大笔剥离了8156.95亿不良资产,由农行与其和财政部共同管理的独立基金经营。在剥离不良资产的同时,农行获得汇金190亿美元的注资。2009年1月,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注册资本2600亿元,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分别持有农行1300亿股,各占50%的股份。
农行还在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境内战略投资者确定了社保基金一家,境外战略投资者正处于紧锣密鼓的谈判过程中。2009年8月,农行一次性地接待了18家中外大型机构投资者,包括政府投资基金、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银行等。当年10月,农行行长项俊波带队赴加拿大,与蒙特利尔银行(简称BMO)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业内人士预料,BMO或将成为农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
由于2009年的天量信贷,降低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提升了银行的利润空间,但这个数据是无法经受时间的长期考验的。截至2009年9月末,农行资产总额8.6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58万亿元,增长22.56%。负债总额8.27万亿元,增加1.55万亿元,增长23%。所有者权益3262亿元,增加356亿元,增长12.26%。这些枯燥的数据显示,农行的盈利能力已经接近其他三大行。
事实上,农行的信贷量仅落于中行等之后,2009年前三季度,该行新增贷款9394亿元。个人贷款新增2352亿元,增幅达50.7%,个人住房贷款和农户贷款成为个人贷款的重要亮点。如果今年经济形势不明朗,信贷额被控制、房价下跌,银行的财务指标将会发生极大改观。通常呆坏账会有两三年的潜伏期,对于农行来说,上市两三年太久,只争朝夕。
农行今年不上市,将会造成很大的被动。今年股指期货的火苗不息,如果在股指期货推出后巨无霸农行接踵上升,沪深300指数就得调整,市场会搞得一团糟糕,这时谁也不愿意承担投资者滔滔不绝的口水声讨。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趁着股指期货预期不熄,大盘股筹码成为大投资者压箱底的抢手货,推出农行,既能卖个好价,也能避免调整期货的麻烦,更能让农行借上市之机补充资本金。如此一石数鸟之事,有关决策者不会视而不见。
农行今年上市是大概率事件。农行上市,国有控股大型银行上市就算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点。然而,对农行有利之事,未必对中国经济有利。到现在为止,农行亦步亦趋跟随着工行等的上市步伐,但是,无论是上市还是不上市,对于农行的内部治理结构都不会有多大的变化。
首先,农行的人事管理与工行等银行一样无法自主,在行政控制之下。2009年最后短短十天,大型银行高管开始大换防,工行、农行、交行、国开行等数家大型国有银行的高管轮换。2009年最后的变更就是国开行副行长蔡华相被调任农行副行长。
其次,农行的经营除了服务“三农”这一特色外,与其他银行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如推行事业部制实行扁平化管理、如争抢央企客户、如争抢个人房贷;又如银行间互相购买、回购信贷资产,将风险转移到负债表外;再如贷款时规定一定数据的金额作为管理费充当中间费用,以粉饰银行成长的质量。既然上市、不上市走的路径大同小异,非要上市的理由主要不是让公众分享收益,而是让公众投资者风险共担。
最后,农行有特殊之处,负担重而责任大。2007年底农行员工总数为45万人,人均管理资产规模为0.13亿元,仅相当于其他三大国有银行平均规模的55%;农行不仅员工总量存在富余,而且整体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偏低。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同,农行的定位是服务“三农”,有很强的政策性银行的影子。
对于农行这样的银行,按照工行等模式上市、经营,不过又多一个工行而已,意义不大。要消化臃肿的冗员、服务“三农”,必须按照尤努斯的面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小额信贷模式,或者是台州商业银行这样深入市场核心的模式,进行经营与风险控制,所以,农行必须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革。
上市不等于银行员工加薪,不等于低价贱卖原始股在二级市场圈钱,不等于核心的人事、经营权力仍然在行政掌控之下。虽然上述概念混淆已久,笔者还是要第一百零一遍指出,这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