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央行提高准备金率不是紧缩的开始
来源:
人民网
2010年01月19日11:06
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50个基点,此举引发全球主要资本市场震荡下行。这是我国央行紧缩政策的第三步。第一步是发行央票,从2009年10月份起,连续14周透过发行央票回笼资金,累计净回笼量达10700亿元。二是给予市场加息预期,3月期央票和1年期央票利率上涨。第三步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月12日晚,央行出其不意地宣布,从今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给未来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加息打开了想象空间。
相比央行,银监会更急于降低货币扩张力度。站在控制金融机构风险的立场上,银监会从2009年年中开始,就致力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预防未来的风险。他们最清楚去年各商业银行给大型项目的贷款,扩充资本金的做法藏了多少猫腻。银监会的办法每招都卡在商业银行的要害处,如不允许银行之间互相购买次级债,不允许资产信贷化将资产移出表外等,这些措施都是切实有效的。
央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抵销过多的货币。去年货币信贷量过大,一个季度超过正常年份的全年信贷量,要把信贷9万亿缩减到7万亿,并且还要保证大型项目的资金不受影响,着实不易。央行的办法是均衡全年信贷,新年伊始就表示今年信贷要均衡,1月中更提出前紧后松。但新年第一周6000亿的信贷量,意味着如果不使出绝招,必然使央行的计划落空。可以说,正是来自银行的压力迫使央行提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更多的货币流动性压力来自于资本市场。有关部门正在大力推进融资融券,为了预防风险,从政策来看,初期融资功能将大于融券功能。虽然融资是50%的保证金,杠杆率只是翻倍,但不能忽视的是中国证券市场高峰期每日成交量在2000亿元以上,目前不能做T+0交易,如果杠杆翻倍,加上允许当时买卖,这就意味着每天的资金量在5000亿元以上,必然给货币市场造成极大的压力。
一般央行较少动用存款准备金率,但中国利率非市场化、从利率到实体经济传导不畅,而加息又会影响到地方政府、央企、购房者的贷款成本,容易引起利益群体的反弹。此时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往往能收到奇效。如果说央票是轻型武器,连续加息是重武器,那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央票之上的中型武器。2009年年末,央行行长周小川公开表示,尽管国际上希望简化货币政策工具,但中国仍很强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因中国存在外汇占款、对冲、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
虽然市场担忧中国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紧缩的开始,实际上,考虑到中国大批项目投资今年将进入高潮,考虑到基础货币数量极大,目前央行收紧货币并非紧缩的开始,只是过于宽松的结束,仍处于宽松范围之内。央行重要指标M2还高立于前所未有的山顶,不肯落下。习惯了货币的汪洋,略有收势就让投资者如临大敌了,看样子市场离回归常态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来源:《解放日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