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立
产能不管周期多长,总是要找到“出口”的,这个出口就是消费与产业投资,而消费不是刺激出来的。在传统需求已近饱和,新消费热点又相对距离绝大多数居民支付能力较远的情况下,需求增长是要靠收入增长来支撑的。社会总需求不能有效增加,而过剩的产能又不能得以消化,通胀的基础又在哪里呢?所以,从更长远来看,可能更让人担心的是通缩。
别说是整天看着物价的普通居民,就算是有些标新立异倾向的财经评论家看了这样的题目,也一定会认为我脑子进水了。在物价猛涨、CPI都已转正的今天,再来谈要不要担心通缩之类的问题,可不是严重不合时宜吗?或者说还用研究吗?
笔者不想标新立异,只是确实有些问题弄不明白了,想在此提出来向明白人讨教。第一个弄不明白的问题是:短短两个月前,我们还在通缩,怎么不到两个月就一下子从瘦子变胖子了呢?或者说,是什么使我们判断当前已经通胀了呢?“看物价呀!”一定会有人这样回答我。但我还是不明白,到底看什么物价,能这么简洁明了且有十分准确地得出通胀结论的呢?我想一定会有人告诉我,看看粮食、食用油、蔬菜的价格就行了。那我再追问一句:如果上述几类必需品价格能那么准确说明经济通胀状态的话,怎么没见过任何一个经济学(或者我所信奉的金融学)理论使用这些价格的上涨来定义通胀的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半年前那些鼓吹中国已经通胀的观点,是以鸡蛋和猪肉价格的上涨来界定的,现今这两种商品的价格已经开始稳定并逐渐回落。这不是或者拿粮食价格,或者拿食用油价格和蔬菜价格各说各话吗?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曾学过一篇语文课文,题目好像是叫“看云识天气”,说的是老百姓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通过观测云象来推测天气的经验。那时年幼好奇,曾与几位同学一起试着看了几回,结果无一准确。后来学校专门请来气象专家讲了看云识天气的问题,才知道这观测还真不简单,要有好多条件,而且不能保证预测一定正确。也是那个时候,我才知道由于技术手段的落后,我们的天气预报实际上是“天气推测”,因为当天观测到的数据用手摇计算机要算上8天8夜才能得出第二天预测结果,何来预报呢?二十多年后,一次同学聚会,恰好有一位同学是学气象专业的,于是大家又谈起当年观云象的事。同学说,现在用不着还观云象了,有气象卫星、有大型计算机,几十个小时后的气象都能准确无误预报出来。
回忆这段故事,是因为我觉得现在我们研究通胀,就好像几十年前看云象一样,老百姓凭经验,学者靠推测,这样得出的结论,也一定像几十年前的“天气推测”或者“看云识天气”一样不靠谱。必须承认,在判定通胀这个问题上,我们的理论现在还处在手摇计算机时代,不要说预测通胀,老实说,就是对通胀的定义,也还没有弄明白。如果物价上涨就是通胀,那么每天都有物价在上涨,是不是每天我们都在通胀呢?
我并不否认物价上涨是通胀的“象”,可要区分物价上涨的原因才可识别这“象”后面的“理”。如果是产能不足、供不应求推升了物价,我相信是通胀,因为通胀本就该是个生产力现象。但如果不是,那就不能贸然断定物价上涨背后的“理”是通胀了。
就以当前物价为例,除了蔬菜价格上涨是因为节日效应加季节效应,以及从去年12月以来横扫全国的寒潮造成的供应紧张外,粮食价格和食用油价格的上涨多少有些令人意外,毕竟去年是粮食丰收年,粮食供应本不紧张,之所以涨价与农民习惯性“惜售”有关。尽管农民兄弟不一定懂得经济学理论,但却明白“丰谷伤农”的道理,所以每遇丰收,农民兄弟会通过惜售的办法来“憋价”,憋得上去就赚一笔,憋不上去,到春耕之前,囤积的粮食会大量抛售。到那时,粮食价格一般会下挫。这已成一种规律性的现象,何以凭借当前粮食价格的上涨而推测全年的通胀呢?
学者并不一定这样看,很多学者认为,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去年10万亿的新增贷款,加上今年并不易马上收紧的货币政策预期,使得货币总量可能持续膨胀,最终造成物价全面上涨。于是,我就有了今天第二个疑问了:到底是什么决定物价呢?“是供求关系”,我想很多学者都会这样说。“供”怎么样一会再说,先说说这个“求”。何谓需求?教科书上说,是“需要且能够支付的愿望”。这里面有个支付能力问题,而支付能力与居民收入增长有关。在传统需求已近饱和,新的消费热点(比如汽车、首饰)又相对绝大多数居民支付能力较远的情况下,需求增长是要靠收入增长来支撑的。最近接触几个不同行业的朋友,普遍反应2009年收入下降了,虽然信息很不全面,但就目前所获得的信息,的确看不出我国居民收入有明显上升之势,既如此,那需求又怎么涨上去的呢?内需如此,随着美欧贸易保护措施的示范效应,其他国家正跃跃欲试,估计今年外需也不会好转。
需求上不去,那供给呢?2009年初,学界普遍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产能过剩”。如今一年已逝,产能是不是由“剩”转“缺”了呢?虽然权威数据还没有出来,但估计可能性不大,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投资热,一些在金融危机之下本不具有生存能力的企业在得到了货币政策的输血后,暂时缓了过来,原来成为生存压力的过剩产能现在也不是问题了,于是这部分产能也暂时没必要消化了。而类似于“铁公基”项目的大产业及相关产业,不但没萎缩,反而更加膨胀了。因此总体来讲,2009年的实体经济很可能是“产能置换”的一年,即新的过剩产能取代(或部分消化)了旧的过剩产能,哪有什么供给不足呢?
我说过,产能(我指的是生产部门)不管周期多长,总是要找到“出口”的,这个出口就是消费与产业投资,而消费不是刺激出来的,产业投资又遇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在社会总需求不能有效增加,而过剩的产能又不能得以消化的情况下,通胀的基础又在哪里呢?
说句危言耸听的话:从更长远来看,我更担心的是通缩!
(作者系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