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央行提高央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近期加息预期强烈。理财师纷纷建议,购买短期理财产品,避免无法分享加息的好处。事实上,并非只有短期理财产品才能规避加息风险,部分中长期产品,也可在产品存续期内分享加息好处。
关注挂钩利率市场产品 如果说购买理财
产品时要考虑收益能否分享加息好处,那至少应选收益相对稳健的理财产品。然而稳健型理财产品只有短期才能保证流动性高,更容易应对加息。因此多数理财师建议投资者,购买短期理财产品。
如果产品预期收益率能随利息而动,就不在乎产品期限长短了。市场中确实有类似产品。如花旗银行日前推出QDII产品——海外澳元浮动票息债券系列。浮动票息债券就是支付变动票息的债券。也就是说,在整个发行期内,债券的票息支付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债券发行时所参考的基准市场利率,如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澳洲金融市场协会银行券参考利率BBSW的变化而变化,并且逐期改变。一般情况下,当市场利率提高时,债券票息支付也相应提高,反之则降低。目前市场普遍预期澳洲央行已进入加息周期,理论上来讲,央行每次加息,债券市场利率就上一个台阶。
另外,
北京银行近日发行“本无忧”系列人民币3个月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挂钩理财产品,也有点类似,该产品收益率与起息日当天的3个月SHIBOR利率挂钩:如果起息日当天3个月SHIBOR利率大于1.00%(不含本数),则客户年化净收益率为1.95%;如果起息日当天3个月SHIBOR利率小于或等于1.00%,则客户年化净收益率为1.80%。说类似是因其只是起息日与SHIBOR挂钩,如果整个理财期,产品收益都和SHIBOR挂钩,那就几乎可规避加息风险了。
信贷产品收益随息而动 2008年买过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一定不会忘记,随着央行连续降息,不少信贷类产品提前终止,造成实际收益缩水。而时至今日刚好反过来,面临央行随时加息的可能性,信贷类理财产品能否“一扫2008年之郁闷”?记者发现,除了跟利率市场挂钩的产品,部分信贷类产品也能分享央行加息好处。
部分目前在售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已加入“预期收益率将随着央行利率调整而调整”条款,也就是说,一旦央行加息,该款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如
招商银行“金葵花”—招银进宝之信托贷款91号理财计划,期限1年,预期年化收益率4.00%,产品收益率说明中提示:理财计划不保障本金及理财收益,在贷款本息完全如期回收的情况下,理财计划在扣除相关信托费用后,在市场利率不变时,期初年化收益率为4.00%,如果市场利率调整,理财计划收益将按约定的方式,随市场利率调整而调整。也就是说,如果理财期内,央行6个月或1年期贷款利率下调,则对理财产品收益不利,如果贷款利率上调,则对理财产品收益率有利。新闻晨报 (来源:东方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