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年之隔,环境亦冷热迥异,而货币政策松紧变迁让商业银行信贷投向发生了较大变化。
2010年1月份前20天1.45万亿银行天量信贷投放距上年1月份1.62万亿的数据只一步之遥。
但一年之隔,环境亦冷热迥异,而货币政策松紧变迁让商业银行信贷投向发生了较大
的变化。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人士说,2010年年初信贷投放尽管凶猛,但信贷结构性差异愈发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同银行的增长差距缩小;二是不同地区信贷投放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扭转,2009年年初信贷投放的“冷门”地区开始变“热门”;三是2009年年初商业银行纷纷采取以票据冲规模的做法稍显改善。
但一位国有大行人士仍忧心忡忡地说,“与去年比,包括信贷政策在内的整个政策走向并没有那么明朗。大家不清楚到底该怎么做。”
信贷投向大挪移
从新增贷款区域分布看,2010年年初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明显。
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一位人士介绍,“各家银行在北京区域贷款投放并不是特别多,信贷投放主要集中在经济热点地区,如广东和长三角。另外,部分贷款还投向了中西部地区资源较多的地方,主要为去年延伸下来的项目。”
而在2009年1月份,身陷金融危机冲击的制造业重地长三角和珠三角却备受商业银行冷落,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大项目落地少的地区,信贷增长乏力,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这与2009年年初的信贷投向有关,受当时“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影响,大项目和基建投资成为贷款主要方向,这导致京津地区和中西地区增长迅速。
“而2010年信贷投放重新回归到经济热点地区,与外贸形势的复苏有关系。”上述大行人士分析。
自去年12月起,浙江广东等地外贸出口迅速回升,特别是广东外贸单月同比增速超过30%。
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还介绍,2010年初贷款流向上一个很大的变化是,“主要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为主,而去年是项目贷款多”。
据商业银行人士介绍,2010年初的信贷投放集中在两块:一是去年尚未完工项目的后续贷款;二是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而之前信贷投向重点——地方投融资平台,商业银行介入较少。
建行人士透露,对于地方投融资平台,各家商业银行2010年均有所控制或者部分叫停。“监管部门也有这个要求。”
银行差距缩小
虽然前20天,银行业全部新增人民币贷款已达1.45万亿元,但四大行新增贷款则维持在5500亿元,占整体新增贷款不到三分之一,优势并不如2009年同期明显。
“2009年年初,是项目贷款导向,大型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成为贷款的主要投放者,而一些股份制银行在对大项目的拼抢中则处于劣势。因此,信贷冲锋的主力是国有大行。”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一位人士分析。核心提示:一年之隔,环境亦冷热迥异,而货币政策松紧变迁让商业银行信贷投向发生了较大变化。
2009年下半年开始,局面就有所改观了。
事实上,2010年1月,一些股份制银行的表现令市场刮目相看,1月份上半月,光大银行、
中信银行新增贷款分别在1000亿和800亿元左右,相当于各自去年前三季度新增贷款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但股份制行的贷款增速能否持续值得怀疑。“受资本、存贷比的约束,很快就放不动了。”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士坦言。
据国开行北京分行一位高层介绍,“1月份包括国开行在内的政策性银行,信贷投放都比较均衡。”
1月份贷款速度发放较快的银行均是在上年四季度就提前做准备。
光大银行一位人士也告诉记者,在去年10月份就开始安排今年年初的工作,开始进行项目储备。
另一边,城商行也在摩拳擦掌。东部地区一家城商行高管表示,大行都是年初就开始冲规模,到年中基本就调整一下信贷结构,下半年主要是为明年储备项目。
“年初肯定抢不过大行。”这位高管坦言,“我们一般是年中开始动手,一些大行调整出来的信贷我们吃进一些。”
票据规模压缩
对于去年上半年,屡屡被商业银行使用的用票据冲高规模的做法,在2010年商业银行甚少采用。
一位股份制银行直言,(冲高票据)今年不太好操作,主要原因是监管层已经要求商业银行按月控制信贷规模。
“原先没有按月控制,谁先占上去就占上去,谁后占上谁就吃亏,大家抢的是时间差。现在不允许抢时间差了。这个季度信贷额度不能挪到下个季度用。跟过去相比不太一样了。”上述人士分析。
同时,为了响应监管部门均衡放款的要求,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通过压缩票据,腾挪信贷额度,一度导致票据贴现利率直线上升,票据贴现利率(6个月)三天内曾一度由2.46%飙升到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