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N记者 阴雪
2月9日,ST科苑将正式更名为中弘地产,中弘地产借壳上市之旅也将由此完成。昨天,接近中弘地产的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了这一消息。
帮助中弘地产完成借壳上市的颐和资本总裁王吉舟向本报称:“中弘地产真的很幸运。现在证监会对房地产公司
借壳上市审批比较缓慢了。”关于证监会严格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审核标准的说法,有媒体曾报道称,2009年上半年证监会拟房地产借壳上市审核备忘录供内部工作参考,但由于经济形势骤变,该文件当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一位参加证监会上市并购重组审核工作的人士对媒体表示,今年希望强化备忘录的执行,“除了要提高地产企业借壳门槛外,合规性考察也会比较严格”。
实际上,借壳是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主要方式,包括
金融街、
招商地产等明星房地产企业都是通过借壳方式完成上市的。据王吉舟介绍,从2006年地产业发展逐渐火热至今,共有约25家地产公司以借壳方式上市,而通过IPO的房企仅能以个位数来计算。目前证监会对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申请处理得较为缓慢。
上述接近中弘地产的人士表示,中弘地产谋求上市除了受北京地产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外,更多的是为使融资渠道更畅通。而选择以借壳方式完成上市,则更多的是看中了借壳相对于IPO较短的运作周期。
“尽管中弘地产旗下的地产项目在北京并不是最出色,但中弘集团董事长王永红却是资本运营高手。”王吉舟表示,中弘地产在传统房地产市场的地位就注定了它不可能有太大的资金收益,也正因如此便迫使它在其他领域进行资本创新和运营。
王吉舟介绍说,中弘采用的是相对安全的借壳方式,即先收购ST科苑的第一大股东宿州市新区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之后再将其旗下的房地产资产注入该上市公司,最终通过内部关联交易完成借壳上市。
尽管中弘选择的上市时点恰好是此前证监会对房地产企业上市审批较为宽松的阶段,但中弘的上市之路并非坦途,去年1月15日证监会就曾否决了ST科苑的资产重组方案。
对此,上述接近中弘地产的人士解释说,重组计划被否决的主要原因是资产估值偏高。“当初中弘进行旗下房地产资产评估时,正处于2007年底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时期,而证监会对中弘地产的计划进行审批时恰好是地产业由盛转衰,市场处于观望的低迷时期。因此证监会认为35亿元的资产估值过高。”随后,中弘很快进行了资产重新评估,评估值减为19亿元,并由此最终获得证监会“准生证”。
“中弘完成此次借壳付出的综合成本仅为约3亿元。”王吉舟表示。证监会去年12月29日发布的《关于核准安徽省科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及向中弘卓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批复》,安徽省科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弘卓业集团有限公司发行3.78亿股股份购买相关资产,加之此前中弘拥有的1950万股股份,此次新增股份上市后,中弘累计持有约4亿股上市公司股份。
按照ST科苑2月5日15.53元的收盘价计算,此次中弘地产以约3亿元获得了约62亿元的市值。
中弘地产重要的战略投资者建银国际董事长王贵亚对于此次中弘地产上市表示相当满意,“至少我的投资比较容易退出了。”王贵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