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盈利前景不明,正使得中国的银行股面临着上市以来少有的低迷时刻
银行股受困
信贷狂飙突进后调控政策的骤然降临,以及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加大商业银行、资本市场与监管层的博弈色彩。
继1月信贷过山车式表现后,2月上旬在经历了一轮小高潮后,当月下旬银行信贷增量再度大幅回落。按照货币与监管当局确定的投放节奏,2月新增贷款预定规模在4000亿元左右,但春节前夕的实际投放量已然超过这一数字。这使得各家银行齐刷刷地陷入了“囚徒困境”,一方面不愿因放贷过猛受批评,另一方面又不愿收得过紧致使业绩受损,因而月初抢跑、月末抢收、相互观望已成常态。一番较量之后,收得较“狠”的银行往往叫苦不迭。
本刊记者从多方获悉,目前货币与监管当局希望的投放节奏是“月不破四,季不破三”,即每个季度的新增贷款额不超过年度投放总量的30%,每个月份的新增贷款额,不超过季度投放目标的40%。据此,银行业月均投放量不超过年度指标的10%(全年的信贷增量目标为7.5万亿元)。
“各家银行在总行层面,基本都有经过认可的规模指标,真正难以避免的是业绩导向下,各银行内部的收放博弈。”接近监管部门的权威人士坦言。
据上述人士透露,今年以来一到月初就出现的信贷激增,很大程度上是银行的分支机构为在行内跑马圈地,通过抢占规模保证自身盈利所致。
监管层与银行的相互博弈,在股市上得到了清晰印证。在政策的不确定及银行再融资压力下,中国的银行股正在经受上市以来极为低迷的估值,鉴于银行股的体量,这反过来亦对宏观决策增加了很多干扰因素。
紧箍咒效应
“没想到开局就这么紧,对今年的预期不宜太过乐观。”针对信贷调控,一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层人士称,今年形势的复杂性甚至比去年面临的不确定性更难把握。
在他看来,2009年虽然危机四伏,但各界都在坚定不移地保增长,银行的目标也较为明确;但2010年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信贷投放的节奏所面临的起伏波动对从业者考验尤甚。
为了迎合设定的投放节奏,在1月后期,一家大型银行突击收回贷款近600亿元。该行一位高管直言,当时行内对于应采取何种收缩力度大为头痛。“因为无法及时看到同业的数据,动态调整自己的站位,最后收得力度略微有些大。”
严格的流量控制以及政策的不确定性,除了使得银行在总行层面上左右为难,更多地是在基层造成冲击,并加大了上下博弈的空间,因而造成了年初以来信贷的大放大收的局面。
“令部分从业人员无所适从的,不是调控本身,而是调控所采取的过激手段。”前述银行家坦言,“调控由来已久,但今年以来,限贷令、关闭审批系统等调控方式的出台,都是近年来罕见的。”
除了信贷调控节奏令银行畏首畏尾,信贷结构的调控对于银行也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对于已投放的中长期贷款项目是否要继续支持,一些大型央企的超额授信到底还要不要兑现,都成了现实的考验。如果全部满足,7.5万亿元的额度指日可破;如果在项目间取舍,各家银行的结构调整必须面临痛苦的选择。
无论如何,今年信贷调控的基调已然确立,毕竟2009年的信贷狂潮令人心有余悸。监管部门的一项统计显示,2009年的9.59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中,90%进入了实体经济,剩余的大部分留在银行体系,少量发生了挪用。而挪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超额放贷”。
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执行放贷条件,加强贷款用途管理”,从源头上控制信贷被挪用,虎年春节前夕,监管部门出台了《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流贷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与此前已经开始实施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并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共同构成年内监管工作的重点。
《流贷办法》明确规定,“贷款人应根据经济运行状况、行业发展规律和借款人的有效信贷需求,合理确定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不得指定不合理的贷款规模管理指标,不得恶性竞争和突击放贷”。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流贷办法》的规范重点之一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贴近借款人实际,合理测算借款人的流动资金需求,进而确定流动资金贷款的额度和期限,防止超额授信。
这一系列预示着贷款管理根本性变革的办法出台,必将导致现有利益格局和贷款流程的调整,其阻力和挑战亦不言而喻。
银行股低迷
面对不确定的信贷和货币政策,投资者正在对商业银行用脚投票。
“历次调控都会带来坏账的上升。”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直言不讳,有紧缩特征的宏观调控,使得投资者担心去年发放的天量贷款难以为继,加之贷款集中度问题,直接影响着银行的资产质量。
2月24日,深国商(000056.SZ)公告称,因控股子公司深圳融发投资有限公司在建行深圳分行爱华支行2.5亿元贷款即将到期,公司拟申请该笔贷款到期后展期。在该笔贷款中,深圳融发公司以晶岛项目房产证做抵押,深国商提供100%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在2008年的调控中,深圳银行业也曾出现贷款展期严重的状况。“地产商无钱可还,只有展期。”当地一名业内人士如是说。
在高善文看来,投资者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心,正是银行股股指偏低的成因之一。有投行报告显示,中国主要上市银行的2010年-2011年平均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2.81倍和10.50倍,2010年-2011年平均动态市净率分别为2.21倍和1.92倍。当前中国上市银行股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1倍,平均市净率则在2.3倍左右。
从中国银行业历史估值来看,过去的五年间,中国银行业市盈率运行区间大致在10倍-30倍之间,而市净率则大致在1.8倍-5倍之间,目前这两项指标的估值均已接近历史底部。
一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中层管理者则表示,何为合理的估值很难界定,投资者的偏好往往此消彼长,并不仅仅取决于银行的基本面,还要看其他行业的相对状况。即使仅就银行业而言,投资者的看法亦见仁见智——业绩好的时候,投资者担心风险;业绩差的时候,市场忧心增长,难以一概而论。
东吴证券分析师石慧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无论是经济基本面,还是行业盈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甚至是银行再融资所带来的增厚股东价值效应,都足以支撑中国银行业估值从目前的估值折价逐步走向估值溢价。
由于银行业属于杠杆较高的行业,多数市场人士认为,其利润调节空间较大,所以市盈率并不是评价银行股的最合理指标,而市盈率则较能够反映其价值水平。
就市净率水平看,高善文称,当前的银行股估值属于相对合理略微偏贵的水平,因为市净率即超额净资产回报率,而国内商业银行的净资产回报率在2007年达到顶峰后,开始回归正常水平,短期内,ROE(股本回报率)系统性上升空间不明显,所以估值也缺乏强有力的上升机会。
谈及影响当前银行股估值的因素,高善文认为,“银行再融资补充资本金的压力,只是拉低银行股估值的导火索,甚至只是最后那根稻草。”其根源还是市场资金面偏紧,尽管净息差有望在3月见底回升,银行的盈利水平有望恢复,但不足以抵消投资者对信贷调控的担忧。
盈利困局
银行年报公布之际,银行股徘徊谷底的最直接原因还是盈利预期的不确定性。
大型银行中,工行已公开宣称其2009年业绩增长在15%左右。这一结果好于2009年年初的一般预期——当时大股东设定的目标,也仅仅是要求银行实现正增长。
虽然优于预期,但本刊记者从多家银行权威渠道获悉,由于净息差的较大滑坡,2009年银行业的“以量补价”策略,对当年的业绩贡献并不显著。
一位资深银行家坦承,尽管去年的新增贷款数量是正常年份的1倍,但一些大银行的利息净收入较2008年仍为负增长。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净息差从2008年的2.95%大幅下降到了2009年中期的2.28%,新增贷款却未能弥补净息差下滑带来的缺口。
另一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有财务背景的中层人士亦表示,由于去年投放的大多是中长期贷款,其利息优势未能在当年充分体现,加之2008年降息带来的贷款重定价的影响,在2009年七八月间才充分释放,所以“以量补价”策略的效果不是很显著。当然,如果没有如此大规模的投入,银行业绩的增长将面临更大挑战。
上述两位银行家均表示,去年投放的贷款将会在今年为银行带来较为稳定的收益,加之调控导致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有所提升,对2010年银行业的盈利算是为数不多的利好因素。
尽管2009年的投放在2010年将会更多地反映为收益增长,由于执行较为严格的投放节奏调控,有受访银行家直言,2010年新增贷款年内对银行业绩的贡献相对有限。本刊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依据货币与监管当局明确的总量目标与投放节奏,工行今年的新增贷款目标是9000亿元,建行则希望控制在7500亿元左右(即全部新增贷款市场份额的10%),中行自主上报的新增贷款规模为1万亿元。
与额度调控相比,加息与否更对银行股前景影响至深。前述银行中层人士表示,加得越早对业绩的贡献体现得越早,当然这还要取决于是否对称加息。“加息的靴子不掉下来,银行就不得不在以量补价和以价补量两种策略间摇摆不定。”
然而,加息的时间选择有太多的掣肘因素。本刊记者从接近央行的权威人士处获悉,加息阻力依然强大,资本市场的低迷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信贷及货币政策的不明朗,使得商业银行采取了相机而动的业务策略,而投资者则直接用脚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