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工资普涨数百元 都江堰零工日薪上涨近一半
春节过后,中国部分地区再次出现了 “民工荒”。在不缺劳动力的中国,今年的“用工荒”范围之大超出不少人的预期。对于“民工荒”还将继续多久,各界的看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民工荒”的频繁出现,中国低价用工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企业在火车站外招工
“每年一亿四千万——超过日本一个国家人口总数的中国农民工在像大雁一样由北至南、由南至北的大迁徙中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也用他们的双手改变着中国成百个城市的面貌。每一个迁徙的人都成为了中国改革大潮的缩影。”纪录片《迁徙的人》这样描述每年南下打工的农民工群体。
不过,作为农民工南下主要的落脚地,广东省今年的情况似乎有些不同。春节尚未过去,当地用工量较大的制造企业已在广州火车站外焦急地等待工人,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微波炉制造商格兰仕。格兰仕的招工人员佩戴有“格兰仕欢迎你”字样的红黄彩带,但几乎招不到可以欢迎的新员工。
“珠三角缺工200万”,“深圳春节后缺工80万”,“广州春节后缺工20万”……诸如此类的消息不绝于耳。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到底有多大用工缺口,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统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期发布的2010年春季用工需求和就业情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企业中,有70%的企业预期今年招工“有困难”或“有一定困难”,比往年上升5个百分点。
制鞋玩具企业最缺人
早在2004年,沿海地区的用工紧张初现端倪。自去年夏末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回暖,沿海加工出口型企业的订单陆续增加,久违的“招工难”乃至“民工荒”骤然显现。
去年9月,面临订单的恢复,为了尽快招到工人,东莞有的厂家采取“每推荐一名新员工入厂,奖励数百元”的激励措施,有的厂家甚至包飞机北上河南、湖北和湖南等地招工。
截至去年第四季度,用工困难仍在持续蔓延。从大企业到小企业,从江苏昆山和常熟,到浙江杭州和义乌,再到珠三角的深圳和东莞,从建筑业、制造业再到新兴的服务业,用工难随处可见。
不过,广东省东莞市中心人才市场副总经理乐文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不同的企业呈现冷热不均的局面。具有一定规模、管理体制先进、薪金优厚和劳动保障较完善的企业没有出现用工紧张的情况,例如电子类企业。目前只有制鞋和玩具等传统制造业最缺人。
回流中西部迹象明显
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曾长期是农民工的输出地,但目前回流的迹象明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上周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春季中西部地区的用工需求明显增长,平均每个企业计划新招工61人,比2008年同期的调查高出16个百分点。在准备外出务工的人员中,打算去东部地区的占72%,去中西部的占29%,后者比往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
作为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四川省也出现了招工难。由于地震灾后重建和内地投资增加,用工单位挤爆人才招聘市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刚在四川进行了调研。他对北京晨报记者表示,在四川都江堰,零工每天的工资已经从3个月前的70元上涨到100元。
此外,东部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陆续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导致当地用工需求增加。去年,一家大型汽车公司在陕西关中建厂,这使曾连续外出打工3年的崔师傅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他表示,现在在工地打工一个月能拿到1000元,虽然比沿海要低一些,但每天晚上可以回家吃饭,花销低很多,也不用睡工地潮湿的房子。
从去年底开始,在长江流域中部的一些县城,“欢迎农民工兄弟回乡就业、创业”的标语从县城的火车站一路贴到乡镇,一些工厂招工的摊位直接设在各客运站周边。记者了解到,为了吸引已经在外面有了资金积累的农民工回乡创业,一些地方政府推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给予创业企业税收和土地租金等方面的优惠。返乡者往往会吸引更多的人返乡。
晨报记者 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