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流失基金经理生存状态调查:你在私募还好吗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10年03月08日06:54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春节长假过后的第二周,年终奖金逐步到位,基金经理这一阵营再次出现松动,不少人开始创办阳光私募基金公司,走自己的路。
这是他们在干公募基金经理时无数次艳羡的彼岸:没有业绩排名压力,没有办公室政治,可以全心全意投入投资。
这里有他们的好榜样:民森投资的蔡明,做起投资,举重若轻。重阳投资的李旭利,登高一呼,立发11亿。混得不好的例子也不少,有人回头是岸,重返公募。有人业绩一般,苦苦煎熬,真正体会到“客户是上帝”。
然而,成批成批跳出来的基金经理只相信自己会成为前者,就像所有的股民相信自己一定会赚钱那样。事实上,最后的结果是,相当部分公募基金经理的状态处于二者之间,生存没有问题,发展壮大很难。
“潜伏”的感觉不错
那些早年间成名的基金经理可能是厌倦了基金排名的压力,投身阳光私募并不符合他们安心做投资的初衷,于是选择了“潜伏”,但肯定是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市场。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有一批过往名气很大的基金经理,离开公募基金后并没有如市场预期的那样创办阳光私募,变得杳无音讯。比如,2006年以景顺长城内需增长的182%净值增长冠绝全球基金业的李学文,还有银华基金的蒋伯龙、诺安基金原投资总监易军等等,淡出公募基金近两年多,没有任何消息,这让当时看好他们的市场人士大呼不解。“这些人要找到钱很容易的”,部分基金经理相信他们的品牌号召力。
出身博时基金的肖华虽然在2007年初创办了阳光私募基金——尚诚投资,但从来不做市场推广的他或许也能算上一名潜伏者。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尚诚投资调研时,发现这里居然连市场营销人员也没有。“都是别人找上门来的。”肖华笑了笑说。他的理由是自己主动去开拓的客户不一定符合自己长期投资的理念,理解了尚诚价值投资风格,主动找上门来的客户多数还是比较稳定的。
肖华这种淡定安心做价值投资的状态,被一些从公募出来的人士认为是可望而不可即。多数阳光私募还是存在着做大资产管理规模的强烈冲动。业内人士提醒说,少数私募为了追求短期的超额收益四处挖掘题材股与重组股,某些时候已经是踩着内幕交易的红线跳舞。
“这些东西我们是绝对不做的。”尚诚投资的肖华很淡然地说,面对2009年一些新出道的阳光私募的惊人高业绩,他只是用“把时间拉长再来看吧”的话语鼓励自己。但是,现实中有多少人会达到这种境界呢?在公募的时候被管理得很严的他们,这时候似乎发现已经到了自由世界,有点像被管得很严的高中生一下升入了完全依靠自学的大学。
担任过华夏基金高级研究员、泰信基金投资总监的林少立其投资生涯已走到尽头。其成立于2007年5月的三羊资产管理公司,因股权PE投资导致资金链断裂,四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被清盘。
阳光私募基金会以此为鉴吗?离开公募基金平台、单打独斗的基金经理们,可能要小心了。
失意者也想重回公募
把私募变得像公募的成功者总是少数。相对于以上这些颇具规模者,一些当时雄心勃勃出来干私募的基金经理,现在管理的资产规模则很少。这批人多数出来干私募的时机在2007年底或2008年初,一上来就挨了大熊市一巴掌,正所谓“想当巴菲特进去,被扒一层皮出来”。当产品净值长期居于“水下”,收益提成就成了泡影,然后全年就在苦熬。
2007年7月从嘉实基金跃入私募基金大潮的王贵文可谓此间代表,曾管理上百亿基金的他于2007年11月20日开始管理4.3亿元的隆圣主题精选等产品,高调看多,结果管理的私募基金最低跌到0.5元以下,被媒体标以看反的代价进行报道。
“说白了那就是一个烧钱的阶段,无论产品有没有盈利,该花的钱还是要花。”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据了解,这些公募基金出身的私募基金租的都是高档写字楼,每月付的租金都在十来万以上,再加上请研究员,聘营销客服人员,还要出差调研,“每年固定费用都是三四百万吧。”私募基金人士介绍说,私募都是合伙人制,一看前景不明朗还要继续烧钱,有的合伙人就会选择撤离,余下的基金经理在那里苦撑,这样的事件已经多有发生。
“熊市时要绝对收益,牛市时要相对收益。”一位前公募基金经理这样调侃来自客户的压力。私募基金这块彼岸并不是公募基金人士想象的“净土”,这里的排名压力甚至更为激烈。很多富者手上买了多份阳光私募信托产品,他们自己对这些产品收益不断进行排名。另外关注私募基金评级的机构也越来越多,不断推出自己的评级报告,这也会让私募基金经理多了一份压力。
“在投资这个行业,人们记得的只是你最近的表现,千万不要为客户的忠诚而得意,这些都只是昙花一现。”《对冲基金风云录》的作者巴顿·比格斯这样写道,这句话用在中国,同样贴切。一位前公募基金经理最强的是熊市防守能力,在2008年为持有人挽回了不少损失,但最近一打开赎回却发现不少客户在悄悄离去,原来他们是对2009年牛市中的净值增长没有别人火爆选择用脚投票。
到了这样的时刻,这些前公募基金经理一定会回想当年的风光,手握重金,呼风唤雨,后有庞大的研究团队支持,去上市公司调研都会受到热情接待。不像现在,打电话最多的不是研究员和上市公司,而是客户。每当市场出现暴跌,惊恐不安的客户甚至会半夜打电话来咨询情况。
“所以个别的公募基金经理出来做了一段私募以后,发现发展难度太大,还是回公募基金去了。”知情人说。据说王贵文在最低谷时期也有过这样的传闻,但后来还是站了起来,现在其私募基金业绩均不错。
这位人士表示,根据目前不成文的规定,公募基金经理准出不准进,干了私募基金经理就不能再回来做公募基金经理了,顶多也就是做研究员和管理基金的专户理财。他预计说,如果进出自由,回来也能做公募基金经理的话,估计不少人还是会选择回归公募基金,因为靠着几千万的资金规模在那里不死不活地撑着,实在是与当时的预期相去甚远。
知情人预计,如果进出自由,回来也能做公募基金经理的话,估计不少人还是会选择回归公募基金。
大佬把私募变得像公募
要说“公奔私”基金经理中顺风顺水的,还数当年公募界吕俊、江晖和李旭利等“大佬”级人物,这些人的私募基金规模已经近乎公募。
江晖是2008年熊市里最闪亮的私募,此战后,据说他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达到50多亿。2007年5月,江晖离开工银瑞信创办星石投资。2008年大跌中,星石旗下3只产品获得超过4%的正收益,分别排名2、3、4位,让投资者见识了什么叫做“绝对收益”。虽然2009年同行的产品净值翻番,星石产品却不温不火,追求稳健的客户仍然对星石投资不弃不离。
原上投摩根的投资总监吕俊更是豪情万千,他认为20多亿资产管理规模的从容投资有能力与公募基金比拼阵地战。而达到20多亿资产管理规模的阳光私募,据说现在也不在少数,比如蔡明管理的民森投资、田荣华管理的武当投资等。
现在规模最大的,无疑是李旭利担任投资总监的重阳投资。2009年6月,李旭利从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任上挂冠而去,迎接他的是在私募界潜行数年、战绩辉煌的福布斯富豪裘国根。裘、李组合,业内普遍认为属于“黄金搭档”级别。果不其然,两人领军的新重阳推出首只产品就大卖11.5亿,一举刷新了阳光私募产品首发的最大募集金额。随后,新重阳再接再厉,把阳光私募产品规模做到了50亿以上,加上管理的专户资产,有传闻说早已经过了百亿。
规模大了,生存压力就小,这些成功转型的基金经理多数很享受目前的生活。蔡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里就是实现我人生理想的一个平台。”李旭利说,“可以把心思更多地放到投资上,没有那么多杂事。”智德投资的总经理伍军则开始懂得自敛,从现在开始给生活做减法。“我们几乎每个人都转战好几个地方,现在应该是最后一站了。”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