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3月11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2月全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7001亿元,1月新增信贷1.39万亿元。数据显示,今年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下降近50%,减少7000亿元。
回过头去看,信贷狂飙的2009年,当年1月新增人民币信贷1.6万亿元,2月新增信贷1.07万亿元。如此算来,2009年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下降三成,减少5300亿元。
从今年头两个月来看,信贷增长仍未摆脱大起大落的怪圈,而信贷调控政策在年初的骤然加紧,成为此现象的重要推手。
货币政策“明松暗紧”?
“新增贷款如果刹车太猛怕出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行长马经认为,现在我国经济已经企稳回升,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的增长高潮已经到来。
“我们的出口虽然在增加,但仍然是以消化金融危机以前的库存为主,所以目前仍然要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马经说。
然而,进入2010年以来,信贷调控政策的骤然而至让市场人士担心,货币政策已处于“明松暗紧”的阶段。为管住开年来脱缰的信贷,监管层不断增强信贷调控,央行也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相关部门公布的经济数据也支持了市场人士“明松暗紧”的判断。央行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3.6万亿元,同比增长25.52%,增幅比上月末低0.56个百分点。
来自银行的信贷数据更证明了“明松暗紧”的存在,统计显示,金融机构2月新增人民币信贷7001亿元,比1月1.39万亿元减少7000亿元。
上海证券发布的最新报告称,银行系统虽然仍然有放贷冲动,但受到监管部门和央行流动性控制影响,商业银行系统的放贷能力已受到很大限制。
对于市场上央行紧缩货币政策的言论,监管层给予了坚决的否定。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亦在公开场合否认了商业银行遭到银监会“禁贷”的传言。但他同时在公开场合传达了今年新增信贷7.5万亿元的信息。
“提高准备金率不一定意味着收紧货币。”央行副行长苏宁表示,他对今年7.5万亿元的新增信贷投向,最关心的是控制新开工项目,希望现有信贷资金要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
莫尼塔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投放量达到2.1万亿元,已经占到全年7.5万亿信贷计划的28%,后期信贷政策紧缩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调控手段行政化?
尽管监管层否认了货币政策已在暗中收紧,但信贷调控的效果立竿见影。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部分银行已接到监管部门的口头通知,银行信贷季度投放节奏为“3322”,即一季度新增信贷不能超过全年增幅的30%,后面的季度以此类推。
“尽管银监会不给4个季度定信贷规模,但要求各行上报。” 民生银行(7.46,0.00,0.00%)(行情 股吧)总行人士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于季度比例,虽然银监会没有形成正式文件,但也有要求。
“提高贯彻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工作水平要在政策宣传、窗口引导、维护金融稳定、深化金融改革上下功夫。”央行行长助理郭庆平在内部的一个座谈会上作出上述表态。
此类监管部门的口头通知与窗口指导的调控手段被市场人士贴上了行政手段调控的标签,备受诘责。
“毫无疑问,行政手段直接对信贷总量的控制能获得更快更好的效果。”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博客)表示,央行的流动性管理存在一个传递的过程,效果和时效性都有所折扣。
据了解,大部分银行贷存比离75%的红线还有相当距离,闲置资金也还较充裕。央行主要通过央票、正回购等方式回收流动性的效果有限。
事实上,监管层动用窗口指导等行政化手段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央行发行央票要支付利息,若央票规模巨大,央行调控成本无疑随着规模的上升递增。
“行政化调控的现象在中国一直存在,监管部门本身有责任进行宏观调控。”民生银行总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尽管银行目标是盈利,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但也要按照政府要求来做。二者角度不一样,完全可以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