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的紧急时刻,中国政府推出史无前例的刺激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现在,危机仿佛已经渐渐远去,但经济“急救”带来的负面影响却逐渐凸显。为此,中央政府定调2010年的经济政策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2010年两会,关于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政策导向,各界代表善言如流。根据中央政策的政策指向和2009年来投资领域的变化,私募股权基金(PE)投资策略也应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促改革”:资源领域与国俱进
2009年是我国“国进民退”的重要纪元年份,巨亏的国有山东钢铁集团收购盈利的民营日照钢铁集团,山西煤炭资源国有化成了全国样板。无需讨论对错,存在即是合理。
笔者以为,“国进民退”将会在未来长时间内不断强化,民营企业在能源、资源、冶炼、航空等资本密集型或行政管理权集中的行业中,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小,原来大量进入能源、矿业等领域的民间资金将收敛。
山西某民营焦煤企业曾经是、现在也还是国际特级冶金焦的重要供应商,因规模较大,在2009年煤炭整合中幸运地成为候选的整合主体,免遭被整合命运,还增加了不少焦煤储量指标。但是,企业高层职业经理人清醒地认识到,现在只是第一步整合,山西煤矿企业下一步整合目标可能是留500家煤矿企业,如果不能快速发展壮大,下一次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企业面临选择,要么吸引民间私募基金继续做大(但经过这一轮煤矿国有化,已经没有多少民间股权投资基金愿意碰煤矿了),要么找国有企业或国资背景投资机构来参股,戴上“红帽子”。但在目前的形势下,侃价天平无疑将更多地倾向国有投资方。
当然,正如山西煤炭,这些资源领域的超额利润仍将是最富吸引力的投资领域,作为私募基金,为稳妥起见,最好的投资策略是在国有企业引入私募股权基金时参与投资,或与国有企业联合投向(整合)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
“稳增长”:消费升级商机无限
“稳增长”的政策基调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中国经济未来长时间内必将保持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由此造就“纺锤型”社会结构也将越来越明显,中间层社会群体人数规模将不断扩大,他们的特点是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也有能力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比如:追求天然绿色的健康食品、追求更贴心的健康管理服务、追求更便利的生活方式。
此间孕育巨大的市场机会。以绿色健康食品为例,在以果腹为基本诉求的时候,大家很少关注产品的有害成分。典型如味精,曾作为家庭主要提鲜调味料,但对味精有害健康的争议从来不绝于耳:高温下形成致癌物质、破坏遗传因子、破坏视网膜、导致高血压等等。尽管对于适量的食用味精是否会对身体形成这么大的伤害尚无定论,但在家庭消费中已逐渐减少,尤其是在城市中等收入以上家庭中已经逐渐淡出。有调味品行业专业人士调研发现,作为味精发源地的日本已经较少食用味精,取而代之的是直接从鸡肉、海鲜以及各种蔬菜中提取天然提取物取代味精提鲜。在中国也有不少日本独资企业生产天然提取物调鲜料,但产品返销日本,很少在中国销售,因为天然提取物价格较贵,中国目前的家庭消费还不能形成气候。
至于健康服务的发展前景,看北京满大街足浴馆和温泉会馆门庭若市,美容美发和整容减肥连锁生意蓬勃发展,就知道健康服务的潜在巨大需求。由此衍生的健康产品更是层出不穷。
“稳增长”衍生出层出不穷的消费升级需求,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业务是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值得关注。
“调结构”: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机会
2010年各级政府的经济工作会议中,“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调结构”无疑将成为2010年的重头戏。由于国家所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需要多层次创新,大型国企虽在资本层面有天然优势,但其市场反应速度比不上民营企业。而且很多创新产品和创新业务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远没有央企炒“地王”来得痛快,国企领导也不一定愿意去做那些政绩不明显、见效时间长、失败风险高的创新项目。因此,民营资本以其灵活的机制、快速的市场反应,抓住时机,定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某些细分市场上快速形成竞争力。
无论与国企合作还是与民企合作,在中央高调支持、各省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利政策背景下,对于投资行业来说,因时制宜地调整投资策略,有选择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的发展,都将是明智和适宜的。
作者系领优资本执行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