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陕鼓动力IPO背后的股权激励传奇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张延龙
2010年03月25日11:28

  今年2月,国内风机行业龙头陕鼓动力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的首发申请,从2000年以来,这家西部“老牌国企”一直保持了“奇迹式增长”——从收入不足2亿到如今40亿左右。

  这是陕西首家实行管理层持股激励计划的大型国企,陕鼓动力包括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在内的共77人持有超过4000万股股权。

  当地人士称,这是在西安市国资委的要求下,当地首家进行管理层持股激励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力度之大、规模之巨、范围之广,具有相当的探索意义。”

  持股

  陕鼓动力前身是陕西鼓风机厂,创建于上世纪三线建设时期,1975年投产。1996年,陕西鼓风机厂改制为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陕鼓集团”)。1999年6月,陕鼓集团以生产经营主体和优质资产发起设立陕鼓动力。

  西安市国资委市国资企发[1998]230号文件显示,发起成立时,陕鼓集团以98.624%的持股比例成为陕鼓动力的绝对控股股东,其他4家分别持股0.344%。

  陕鼓集团由西安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全资持有,其背后实际控制人是西安市国资委。

  2007年,陕鼓动力先后进行了3次增资,并在第三次增资中引入了标准集团、深圳衡远、联想控股、复星投资、中诚信及陕西工研院等多家投资人,77名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亦在此轮增资中获得1805.8571万股股权,其入股价格、方式与联想控股等机构投资人一致,均为每股8.8元。

  据称,“为了保持企业长远、持续、稳定发展,把管理层和骨干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西安市国资委决定管理层和骨干必须持有一定股份。

  在当时,陕鼓动力早已有明确的上市预期,一位当地市场人士介绍说,2007年年初,西安市政府就拟定了一份加快推动拟上市企业工作的名单,而陕鼓动力就被排在了首位。

  此后两年,陕鼓动力连续实行送股、分红。

  当时,77位自然人股东的合计持股为4.224%,与联想控股、复兴投资等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相仿。2009年,陕鼓动力进行了资本公积转增,每10股转增13股,转增后,其8.8元的持股成本降至约3.8元。

  3年间,陕鼓动力连续分配了8亿元左右的现金股利。2008年6月,分配2007年现金股利1.68亿元,2009年6月,分配2008年现金股利2.57亿元,9月,再次分配2009年上半年现金股利约2亿元。

  激励

  陕鼓动力是所属行业的龙头,公司专注于透平压缩机组、工业流程能量回收装置,以及透平鼓风机组等各种透平机械及系统的开发、制造、成套销售和服务。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风机协会企业总销售收入约224亿元,实现利润约12.6亿元,陕鼓动力则分别实现销售收入39.4亿元和利润5.14亿元,其销售收入整个行业中占比约17.6%,利润占比则达到了41%。

  陕鼓动力13%的利润率亦远远超出行业5.7%的平均水平。

  招股说明书显示,发行前陕鼓动力股份总数约9.83亿股,按本次发行约1093万股计算,发行后本公司股份总数约10.925亿股,本次发行的股份占发行后股份总数的比例为10%,主承销商是中金公司。

  发行后,陕鼓动力77位自然人仍持有约4153万股,其持股比例降为3.802%。

  此前,陕鼓动力拟定管理层及核心技术人员持股计划的原则是 “以实现长远战略为核心,以肯定历史贡献为基础,以符合法律法规为根本”,其人群包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人员(包括公司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核心技术人员,以及公司技术部门负责人和主任研究员以上的技术专家。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表示,目前国内A股市场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大约为28倍,考虑到陕鼓动力的高成长性和风机行业的绝对龙头地位,可给予40倍左右市盈率的估值,而以其2009年0.5元左右的业绩推测,其股价也有望达到20元左右。按此计算,其市值有望突破220亿元。

  示范

  自设立以来,陕鼓动力营业收入由2000年的1.9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36亿元。其业绩的“奇迹式”增长,一方面得益于这个时期国内石化、钢铁、冶金行业迅速发展带来的庞大市场需求,也与管理层、技术人员的贡献密不可分。

  陕鼓动力的重要产品——透平压缩机组与工业流程能量回收装置,是冶金、石化等工业生产流程中的重要设备。公开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08年,重点大中型企业拥有1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炉由47座增加到120座;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统计数据,中国原油加工量由2001年的20993万吨,增长到2008年底的34207万吨,乙烯产量由2001年的481万吨增长到2008年底的1026万吨。

  在重大技术装备类风机市场领域,陕鼓动力的主要竞争对手均为跨国巨头,包括德国曼透平公司、日本三井、美国GE、德国西门子等。

  “陕鼓和国内其他风机公司一样,同样经历了从仿制到自主生产的阶段,”当地一位风机领域专家说,“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仿制为主,到八九十年代的设备国产化,陕鼓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一大原因在于,在2001年以来管理层大胆吸收了跨国公司的理念,从单机设备提供商向工业流程的系统集成商和服务商转型,为用户提供整体服务。”

  2007年9月,联想控股入股陕鼓动力前夕,柳传志首次到陕鼓动力考察时就曾用“了不起”称赞其管理层:“陕鼓的发展思路和经营企业的很多做法对我的触动和启发很大,以印建安董事长为首的陕鼓管理团队非常了不起,我能评价‘了不起’的话是,‘这是会写菜谱的人’,之所以陕鼓有今天的发展关键是很好地应对了变化,企业的经营层是在写‘菜谱’,而不仅仅是在‘做菜’,实现了创新性地向前突破。”

  技术能力亦是陕鼓动力的一大竞争优势,据称,陕鼓动力拥有豪华的科研技术团队,截至2009年12月31日,陕鼓动力内部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10人,省市突出贡献专家27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7人,研究员级专家38人,机械工业突出贡献技师11人,行业技术能手37人,并聘请社会各类专家10余人和专业的专家团队。

  亦有政府官员说,陕鼓能做到今天的业绩和规模,管理层和技术专家的贡献确实功不可没。但是对于陕鼓今后快速转型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企业无疑对陕鼓的管理层和骨干也是一种挑战。

  当然,作为对这群人努力的回报,上市之后,他们的人均身家有望突破千万元。

  

责任编辑:李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