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讯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010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同比增长11.9%。第一季度CPI同比上涨2.2%,PPI同比上涨5.2%;2010年3月CPI上涨2.4% ,PPI上涨5.9%。搜狐财经第一时间连线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进行解读。
魏凤春表示,一季度数字表明政府控制信贷是非常有效的。CPI当季2.2%,与前期猪肉价格的下降直接相关,干旱对粮食价格的影响目前并没体现出来。而GDP的增长除了去年同比下降的基本原因外,政策刺激的滞后效应还在。消费是稳定的,而出口在美国二次补库存的影响下强劲修复。这都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
魏凤春还指出,接下来,还需要警惕通胀风险。他认为,在控制通胀方面,政府可能更多的从三方面入手。一是,釜底抽薪严控信贷数量控制。二是,加息,三是,对人民币进行升值。
他分析说,不管承认不承认货币学派的观点,通胀一定是货币现象,通胀的本质是物多钱更多。釜底抽薪的做法就是严格控制信贷规模,根据一季度新增贷款发放2.6万亿的进程,全年信贷大体可以控制在7.5-8万亿之间。如果没有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冲击,M2同比增长大体可以按月度1-1.5%的速度下降,至第三季度,此比值大体可以降到18%以下。根据M2滞后10个月与CPI同比增速一致性的规律,CPI下半年一定会掉头回落。现在还没有理由认为,政府对信贷的投放会失控。
控制过度的货币投放是从数量上进行控制,加息是从价格上进行控制。市场普遍预期2010年政府将会加息,但对于具体的时间点则是争论不休。我们认为加息只是一个从政治上吹出的政策刺激退出的集结号,它的时间点在二季度中后期是正常的。
与市场不同的是,我们认为如果政府要加息的话,不对称加息的概率可能会大于对称加息。在政府确定以虚补实的大背景下,当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显然高于国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时,银行的让利也并不是什么不通情理的事情。
而对于人民币升值,我们认为,这是引火烧身的做法,是中国经济不能承受之重。它对遏制通胀于事无补,调节结构是一厢情愿,并且从技术上也无法操作。在中国内需可以对冲美国的惩罚时,升值只会让国人对政府的声誉表示怀疑,从而产生更大的风险。(搜狐财经/魏喆)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