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海春 陈岩鹏 上海 北京报道
《华夏时报》记者日前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中央清退78家央企的版图有望扩张到地方国企,国资委拟下半年全线发力。
4月15日,本报记者向上海和北京两地国资委核实此说法,但相关人士均表示,目前没收到国资委强令地方国
企退出房市的方案。据记者了解,一些地方国企已开始纷纷在上海、北京产权交易所出售旗下的房地产项目。不过,这些转让的项目并不仅仅是像执行中央指令那样简单,而是包含了多重原因。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现在这些企业转让的项目未必都是优质资产,是在地产项目高价位时趁机出货。还有人士透露,这其实是去年7月以来国资整合,剥离经营不良资产的继续。
地方国企密集退出
4月14日,上海源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把自己的房地产项目挂在了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网站上。联交所的负责人胡静廷对《华夏时报》记者说:“这个项目转让就是为了配合中央要求国资企业退出房地产的。”
披露的信息显示,上海源丰投资的经营范围是科技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经营和施工,其股东共有三家,上海中凯企业集团占49%股份,上海交大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占股32.11%,上海交大南洋房地产占股18.89%。而此次挂牌价出让的项目,是上海交大南洋房地产所持的18.89%的股权。据了解,上海交大南洋房地产是上海交大产业投资下属企业,主管部门为教育部。
“中央要求主营业务为非地产类的国资企业退出房地产市场,而上海交大产业投资是直属教育部的企业,主营业务并非地产。”胡静廷表示。
同时,胡静廷也注意到,进入3月以来,上海国企名下所持有的房地产公司股权挂牌转让的数量多了起来。3月10日,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转让北京华南大厦有限公司9.269%股权及1463.843万元债权;3月23日,上海盛瀚投资有限公司以1.92亿元的价格转让上海嘉盛置业有限公司45%股权;3月26日,上海超元房地产有限公司将所持上海广贤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0%股权挂牌。
“现在已经有一些央企将转让房地产产权项目的相关信息送到了交易所,交易所正在进行相关的登记、备案工作。”胡静廷说,不仅如此,而且还有更多的地方性国资企业正在就转让产权项目的方案与联交所接洽。
此外本报获悉,北京产权交易所今年第一季度成交额中,房地产业是最大的行业之一,其中国资交易占比41.91%,同比增长191.52%。北交所相关人士表示,地方国有企业的地产项目最为活跃。
高位出逃质疑
中富投资研究部经理马駸也发现最近挂牌的地产项目突然多了起来,他也注意到,现在这些企业转让的项目未必都是优质资产。
“如果看一下转让的资料,就可以发现有些项目的经营业绩并不佳,有的甚至还处于亏损状态。”马駸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资料显示的数据也佐证了马駸的判断。上海源丰投资2008年营业利润为-708万元,截至今年2月营业利润为-65.1万元。上海大型国企国盛旗下的嘉盛置业同样有经营不佳的情况,2008年营业利润为-2098.6万元,去年营业利润则为-581.8万元。
“好的优质资产谁舍得转让啊?除非用高压手段。” 上海一家投资公司高层向本报记者坦言。
马駸认为:“把这些业绩并非特别好的房地产项目挂牌转让,一方面可以表示国企退市的姿态,另一方面现在是房地产价格的高点,在这个时机把资产经营状况不佳的项目剥离出去,也可以为企业获得一笔资金,可谓一举两得。”
华燕置业的市场总监也表示:“这时候上海国资企业转让地产项目除了响应中央政策,也许还与他们获得了某些政策方面的消息有关。”
国资委下半年发力
3月中旬,中央和国资委均强调,78家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应在15个工作日内制定有序退出的方案。此间,上海国企密集挂牌出让房地产资产。
对此,上海国资委办公室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资委还没有强令地方国企退出房市的方案。15日,本报记者采访北京国资委时,得到的答复也是国资委没有传达有关精神。
不过,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顾建发接受本报采访时则表示,上海一些国企转让地产项目也和国资整合有关。他说:“去年7月以后上海就开始了国资整合,对国资企业经营不佳即非主营业务进行剥离,推动国企资产整合并向优势主业集中,去年上实集团出让联华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现在国企转让地产项目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据本报记者了解,去年7月6日,上海市国资委下发了《市国资委出资监管单位改制重组工作指引》,以“推动非主业资产整合和优势资源向主业集中”。上海国资整合从去年下半年起已开始提速,却是不争的事实。
资料显示,隶属于上海市国资委监管的房地产类集团包括上海地产集团、上海城建集团、上实集团、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团等,而其余非地产主业公司都被要求对其房地产资产进行清理,但清理时间并未明确规定。
“每个月我们都会有国资企业相关的报告,有关企业是否退市的信息会在报告上有所表露,但目前还不便详细说明。”上海国资委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