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4月28日),万科A(000002,收盘价7.78元)等地产股开始展开反弹,但滨江集团(002244,收盘价11.44元)却是冲高回落。收盘时,滨江集团下跌了1.38%,报收11.44元,创出年内收盘新低。随着滨江集团股价的再度下跌,距离中诚信托3只信托产品的止损价也就更进了
一步,警报再度响起。《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仔细梳理中诚信托接盘滨江集团全过程后发现,在买入价格、买入金额、接盘对象等三个方面都存在着疑问。
疑问1:
刘益谦的定向接盘信托?
“法人股大王”刘益谦是资本市场的一位牛人,其去年在A股市场频频参与京东方A(000725,收盘价4.57元)、保利地产(600048,收盘价12.48元)等各类公司的定向增发,一度被誉为“大买家”。
不过在刘益谦频频出手的背后,市场也在热议其资金来源何处,如何在短时间内调集数十亿元的资金参与增发,并保证资金链的运作顺畅?有媒体曾报道,刘益谦之所以能有如此多的资金参与各类公司增发,就在于其把增发的股份以信托方式卖给收购资金方,再用获得的新资金参与下一个增发项目。
于是在中诚信托去年发行的一款名为 “2009年中诚信托首开股份股票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下简称首开收益)产品中,记者看到,该信托计划成立于2009年8月26日,共计募资人民币2.5亿元,用于购买刘益谦去年参与首开股份定向增发获得的3500万股处于限售期内的股票收益权。
而在前期《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中,中诚信托旗下3只信托产品——滨江优得、滨江优享、滨江优利通过大宗交易市场,高价买入的5000多万股滨江集团股票也来源于刘益谦控制的新理益集团、上海汉晟信投资公司去年6月解禁的首发限售股。
连续两次都与刘益谦发生联系,而且都是“帮助”刘益谦成功套现,这不难让市场产生怀疑,中诚信托与刘益谦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甚至有信托界人士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中表示,“中诚信托成立的多只产品,已经变相成为刘益谦套现的定向接盘信托!”
疑问2:
为何全仓买入地产股
上述信托人士告诉记者,中诚信托8亿元巨资集中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而且还是一家房地产类企业,这在中国信托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从历史来看,房地产行业可谓是高风险行业,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是由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引发的。而在我国,由于近年房价屡创新高,远远偏离普通大众的收入水平,更是成为政府多次调控的对象。
另外记者发现,中诚信托3只产品在买入时机和买入价格都让人产生怀疑。
从时机来看,自中诚信托去年7月接盘后,滨江集团去年高点19.50元也随即出现,此后就是连续下跌。截至昨日更是跌至11.44元,可见3只信托产品从成立之后就开始亏损。
从价格来看,3只信托产品从大宗交易平台买来的筹码明显偏高。据长期研究大宗交易的分析人士透露,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一般都比当日的最低价要低,成交价格基本都较当日收盘价折价7%~12%,甚至更低。然而拥有数千万买盘的中诚信托的接盘价距离当日收盘价却很接近。“应该可以获得更低的买入价格,但中诚信托并未利用资金的优势为受益人争取更低的买入价,这确实可疑。”
上述信托人士最后指出,“集中持有一只股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但是信托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对风险极为厌恶的金融机构,而8亿元的规模也非常大,等同于一只小的基金公司。出现如此大规模投入一只地产股,至少说明这家信托公司在风险控制上存在一些问题。”
疑问3
买入额超过募资额近5000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仔细对比中诚信托大宗交易的成交额以及募集资金的总量后发现,滨江优享所购买股份的金额居然大幅超过了募集的资金总量。
滨江优享在2009年7月2日成立当日,一共通过3次接盘,买进了1661.79万股。3次接盘分别是7月2日的两笔合计1280万股,成交价为16.3元;以及7月6日的381.8万股,成交价为17.69元;3笔大宗交易的成交金额合计达到了27618.042万元。
但根据滨江优享的成立公告,该信托计划募集资金金额22634万元人民币,其中优先受益人认购的金额为人民币11317万元,一般受益人认购的金额为人民币11317万元。
对比上述交易记录和滨江优享的成立公告就可以看到,居然相差了整整4984万元。
在成立之初滨江优享仅手握22634万元的资金,如何能购得27618.042万元金额的滨江集团股票?这又成为一个谜团。
记者昨日曾致电中诚信托,希望就上述疑问予以采访,但截至发稿,中诚信托方面还未对上诉疑问予以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