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拉存款,第二季度的任务已从上季度的600万元提升到了900万元。”5月4日,一家股份行深圳分行零售客户经理告诉记者。此前,央行今年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部分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力骤然升级。
根据各上市银行2009年年报
和今年一季报数据披露,数家银行的年末流动比率已逼近25%的监管下限。一季度末,民生、兴业、
深发展、中信、
交行、
招行、浦发7家的存贷比超标,分别达到81.89%、78.98%、79.61%、76.80%、72.67%、75.93%、75.41%。
部分银行正极力缓解这种紧张态势,甚至不惜高息吸纳存款。财政部4月22日进行300亿元半年期国库现金定存招标,中标利率高达3.3%,远高于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25%。3月18日,财政部今年第三期国库现金定存招标,数量300亿元,期限9个月,中标利率更达3.4%。
“有财政部、央行等国家部门的支持,银行的流动性问题应该不大。银行高息拉存款,是受监管力度加大所迫。”一家大型上市银行高管直言,为了满足存贷比的监管要求,一些银行才不惜成本。
流动性比率集体下降
事实上,去年的超额放贷,已让银行业整体面临日趋严重的流动性压力。
上海财汇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末,上市银行的流动性比率集体下降至50%以下。降幅最大者为
华夏银行,其流动性比率从上年末的52.9%下滑到去年末的28.68%,逼近25%的监管下限,降幅高达-84.45%。
降幅最小的深发展去年末其流动比率39.46%,相对上年41.5%下滑5.17%。逼近“红线”的银行有交通银行(27.83%)、华夏银行(28.68%)、
工商银行(30.7%)。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从公布流动性指标的4家银行看,交通银行、深发展变化不大,而
浦发银行、
宁波银行的流动比呈继续下滑趋势,分别下滑至40.75%、41.09%。
西南证券首席银行业研究员付立春表示,去年银行业的天量放贷,已造成如今流动性“不正常”的状况,银行的运营面临风险。
存贷比的下滑也从另一角度证实了银行业的流动性紧张。如前所述,一季度末,超标最严重的
民生银行,存贷比已达到81.89%,比监管层对中小银行的宽限比例80%还要高出近2个百分点。
不过,前述上市银行高管对存贷比高企并不悲观。“存贷比是剔除了同业存款、金融债券等来计算的。银行的资金来源还是充裕的,通过同业、债券投资等都能解决,背后有财政部、央行的支持。同时又在控制贷款,存贷比应会下降。”
也有银行人士坦承“很有压力”。4月29日,深发展副行长刘宝瑞在回应本报记者提问时透露,深发展一季度存款并不理想,但由于股份制银行中有些银行是负增长,所以该行状况还算好。该行行长肖遂宁亦称,今年的存款压力跟往年比会大一些,贷款增幅不可能像去年那么大,通过贷款产生的结算流和派生存款不多。
急需存款输血
一个长期困扰
中国银行业的问题是,由于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贷款长期化,负债(存款)短期化,因此,接下来保持或提升流动比率的难度较大。
“去年的大量贷款,中长期贷款占比很高,延续到今年一季度,中长期贷款占比仍然没有下降,而后续贷款还得继续发放。”一位券商分析师认为,企业要继续用款,银行要收紧贷款也有困难。
因大行是信贷主力,因而“贷长”问题较为突出。以工行为例,2009年其公司类贷款增加7,256.84亿元,增长22.5%。其中短期公司类贷款仅增长5.0%,中长期公司类贷款增长高达31.9%。
建行与之类似。截至2009年末,其公司类贷款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4356亿元,占比50.53%,同比上年提升2.18个百分点。
“存短贷长虽然是中国银行业的经营常规,监管对此也没有约束,但当前流动性趋紧,必然限制银行今后的放贷能力。”付立春表示。以建行为例,建行的基建类中长期贷款占比较大,限制了其贷款增速,其存贷比(09年末为60.24%)也不会如其他银行一样突进。
流动性的紧张态势凸显,银行的偿付压力增大,使得存款的“输血”需求越发强烈。
多数银行的财报显示,去年存款活期化的趋势明显。及至今年一季度,部分银行已预感到危机,在存款结构上作出调整。
中金公司分析师罗景表示,迫于存贷比压力,一季度有的银行开始高息吸纳协议存款、同业存款。近期,销声匿迹4年之久的保险公司大额协议存款也开始“重出江湖”,受到众多银行争夺。
对此,深发展行长肖遂宁称,该行没有大量吸收高息、长存期的存款,也尽量少使用协议存款,以此来保持合理的存贷状况。 对于存贷比压力更大的中小银行,通过一季度的发力,数家银行的存款增速快过了贷款增速,如浦发、兴业、
北京银行,其中北京银行一季度贷款增速 37%,存款增速为41.3%。
消息人士称,银监会要求各银行在6月30日前达到75%的存贷比监管指标,目前已让银行按月上报该指标。
“我们显著增加了对客户存款的回报,拓展第三方存管,加大代发工资卡的营销力度。”一名股份行深圳分行中层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