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外管局修订一季度国际收支数据 热钱多流入楼市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0年07月06日09:53
  7月5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修订数据。修订数据显示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536亿美元,与5月14日公布的初步数据相比调升了127亿美元。一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42亿美元,较初步数据调升了92亿美元。

  同时,外管局还刊载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邓先宏接受 《人民日报》专访的《科学全面看热钱》一文。文中邓先宏称有的银行主动为企业规避外汇管理导入资金提供便利,扰乱外汇市场正常秩序。

  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

  2010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536亿美元,同比下降32%。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顺差303亿美元,服务逆差72亿美元,收益顺差211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95亿美元。

  2010年一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4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逆差128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155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22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入454亿美元。

  外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季度,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经济也呈现反弹回升态势,涉外经济活动趋于活跃。虽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继续延续顺差格局,但经常项目顺差下降较为明显,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自2008年以来连续第3年下降,表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持续改善。

  部分银行助热钱流入

  据央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3月末,外汇占款为200590亿元,2010年一季度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达7478亿元,而同期外储增加额约合3270亿元。外汇占款的增量比外汇储备多出4208亿元。

  邓先宏表示,今年2月份起外管局发起的“热钱”专项行动中,排查发现的涉案金额为73.5亿美元,与某些观点动辄称有成百上千亿的 “热钱”流入相去甚远。同时,在外管局的专项检查中发现,大部分银行能够按照外汇管理规定办理相关业务,履行真实性审核职责。但也有个别银行在办理日常业务中合规意识薄弱,对单证审核不严;甚至有的银行为短期利益驱使,主动“配合”客户进行业务“创新”,为企业规避外汇管理导入资金提供便利,不仅扰乱了外汇市场的正常秩序,也给银行经营管理带来风险。

  邓先宏称,从专项行动看,“热钱”进入的重要目标就是进入股市、楼市获取资产价格上涨收益,这符合“热钱”的投机套利本性。

  据央行数据,今年5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加1315.64亿元,增速较前四个月明显放缓,比上月大幅下滑54%。(万敏)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