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生婴儿用品有毒”网上搜了一下,仅仅才1天,就有1万多条新闻,而且这个数字在呈几何级数增长。如今先进的通讯科技,可以让一条信息瞬间传遍全球,为什么这则消息如此火爆?是因为这个事件的主体是跨国企业强生公司?是因为国人早已被“质量问题”吓成了惊弓之鸟?还是因为“婴幼儿”和“有毒”再次触动了消费者刚松弛下来的神经?
3月15日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消费者组织最新发布检测报告称,美国市场上强生、帮宝适等多家公司的婴儿卫浴产品含有甲醛及“1,4-二氧杂环乙烷”等有毒物质,一时在日化界引起轩然大波。
那么“强生风波”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强生公司的声明说:检测出的有毒物质含量均在安全范围之内。并称报告对其产品的安全性“做出了错误的描述,与科学界和政府机构一致的看法相违背,也引起了家长们不必要的恐慌”。
C2CC记者就此也询问了国内某著名儿童化妆品品牌的研发技术人员,他表示:“儿童化妆品的甲醛含量在国际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鉴于甲醛可能对人体产生的伤害,需要按照国际卫生组织和《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的标准来严格限制,以此推算的甲醛含量的安全标准范围是在0.05%以内,产品中含有的甲醛主要是起到防腐剂的作用,在标准含量内操作并使用是安全的。”
由此可见,这份检测报告称强生婴儿用品含有有毒物质貌似有一定的依据,但却凸显了“有毒”这一要素,没有指出甲醛含量在安全范围之内,是允许使用的,致使这份报告在日化界掀起了一场消费者恐慌的浪潮,甚至在上海、台湾等地强生婴儿卫浴产品被迫下架。那么恐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接二连三曝光的产品质量问题已经让消费者成了惊弓之鸟,原以为国际知名品牌在技术研发和监督管理上会比国内产品略胜一筹,是更好的选择。因此,在中国,消费者的“洋品牌”情结早已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国际知名企业如宝洁、强生等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可是如今,大家一致认可的强生也被曝产品含有有毒物质(即使问题尚未确定),消费者顿时觉得无所适从:我所使用的产品是不是安全的?那我该到哪里可以购买到放心的产品?
此外,强生事件,媒体在无意识中可能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是在目前强大的通信网络时代,坏事早已不只是传千里了。当消费者面对各式各样媒体对一则新闻事件狂轰滥炸时,质疑自然就产生了。媒体报道客观事实的出发点是没有错的,但针对尚未定性的事件,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致使消费者如此恐慌,多年来对一品牌的信任瞬间变得疑虑重重。出现这一现象,不知究竟是消费者自身对产品安全意识提高而产生的结果,还是商家信任危机愈演愈烈的恶果,抑或是媒体的责任?
在消费者对商家产品越来越没有安全感的时候,恐慌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应重视产品的质量,并充分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媒体在报道事件时,不能只是单纯地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而是应该给出更客观的指导。面对越来越敏感的消费者,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化妆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