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受青睐
8月5日,光大银行(601818.SH)宣布,该行战略配售遴选已经结束,共有30家企业入围,签约意向金额总计约600亿元。战略配售总额为30亿股,占“绿鞋”前(即发行61亿股)发行总额的49%,“绿鞋”后发行总额的(发行70亿股)的43%。
接近光大银行的
消息人士对本报表示,“配售价格将和发行价一致”,发行价目前尚未最终确定。配售对象的缴款日为8月6日,当日将确定发行价格区间。目前,光大银行公布了7家战略配售对象,包括:五矿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大唐集团、兵器财务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子公司)、光大金控资产管理公司(光大集团子公司)、上海港和广东交通集团,引人关注的是已公布的7家战略配售方中,实业类央企占了4家。
早在2009年8月光大银行总额114.79亿元的私募中,就已经显现央企身影,8家私募对象中包括中国电力财务公司(国家电网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及其子公司航天科技财务公司、宝钢集团3家央企。
“光大战略配售方的选择特别青睐央企,一方面央企参股金融企业的热情很高;另一方面通过股权纽带与央企结盟,有利于光大银行开拓大客户。”接近光大银行的人士称。
光大银行称,战略配售受到投资者的热捧,并举例称,在配售过程中,某光大银行核心客户在得知可能无法入选后,将有关情况上报了省国资委,并通过省国资委出面向银行进行了积极争取。光大银行反复研究,最终通过内部协调,让一家光大集团下属企业让出了配售名额。
力卖成长性
光大银行被市场质疑最多的是业务结构上特色不明显,而净息差又处于股份制行末端,盈利性较差。
但接近光大集团的人士认为,中国银行业的同质化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一家银行很难形成鲜明的业务特色,股份制银行中也只有招商银行的特色较为明显。“零售业务肯定是未来的重点,但现实的情况是对公业务贡献大部分利润。”因而,光大银行的定位较为中庸,招股书称其发展愿景是成为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在业务结构本身不具有明显特色的情况下,光大银行及承销商中金公司试图强调光大银行处于特殊的发展阶段。
中金公司的报告认为,2010-2012年是光大银行改革成果的释放期。前几年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不良率的持续降低为此奠定了基础。
但如果净息差得不到提升,加快资产规模的扩张,仍然无助于提高ROE水平。2009年光大银行的净息差仅为1.95%,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2.34%。
对此,中金公司认为,光大银行净息差处于股份制行末端与光大银行的资本困境有直接的关联。尽管2009年8月光大银行完成了总额114.79亿元的私募融资,但一直受制于资本充足率的硬约束。
光大银行个人贷款收益率低于同业,是因为按揭贷款占比较高。按揭贷款资本消耗较低,成为光大银行在资本金不足的情况下优先发展的品种。
在公司业务上,由于光大银行历史上不良率较高,降低不良率需严格控制新增不良率,因而光大银行不得不采用防御型风险控制策略。
招股书显示,光大银行2009年末1亿元以上贷款金额占比达到83%,为同行中最高的水平,而银行对大客户的贷款议价能力较低,这拉低了光大银行的公司贷款收益率。
基于以上判断,中金公司认为,光大银行的净息差将回升。但这也需要光大银行加大资产结构调整力度,比如降低低收益的同业资产和票据贴现业务的占比,同时改变防御型风险控制策略,开拓中小企业客户以提高贷款议价能力。
光大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该行上半年中小企业新增贷款767亿元,贷款增速17.41%,远远快于大型企业贷款增速。光大银行高管还透露,今年上半年光大银行的净息差已经有较大幅度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