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利率市场化呼声渐起 专家建议上浮存款利率上限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08月17日17:33

  伴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再创新高,负利率的行情已经维持7月有余。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近日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直言,应给出正利率信号。

  而他同时指出,为防止在经济增速下滑时一次性加息给市场造成不 必要的负面影响,不如乘势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允许存款利率适度上浮。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CPI再次超过3%的警戒线,达到3.3%的水平,相对于目前一年存款利率2.25%,我国实际存款利率为-1.05%。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尽管负利率可以使得储蓄从银行流出,增加市场流动性并活跃消费,但长期存在的负利率事实上已经造成了储户的利益损失,这种状态不应长期存在。

  7月人民币存款大幅下降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今年7月人民币存款出现大幅下滑,仅增加1609亿元,比6月少增11691亿元,同比则少增2494亿元,为2007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具体来看,7月居民和企业存款较为罕见的同时减少,当月存款增量几乎全部来自3282亿元的财政存款。

  “7月份存款的减少是个谜。”一家国有大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尽管业内人士将这归结为股份制银行为完成6月末存贷比指标所导致的后期存款增长乏力以及资金流入股市等原因,但这似乎依然不能解释如此之大的下降幅度。

  工行投行部研究中心博士史晨昱认为,这有可能是因为收紧房地产贷款后,个人按揭下降引起的派生存款减少,但同时也体现出负利率下储蓄流出银行,“金融脱媒”加剧。

  而分析人士普遍指出,负利率一方面会加剧通胀预期,居民存款意愿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借贷成本过低,企业和个人借贷冲动增强。如果长期保持负利率,那么通胀发生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择机上浮存款利率

  通胀压力依然挥之不去的同时,经济放缓的信号却越来越明显,货币政策进入“两难”境地。目前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加息的可能性正在变小。

  但除却加息之外,并非没有工具可以使用。中信证券一位人士对本报表示:“现在存款规模下降较多,银行需要想办法吸收存款,但当前时点加息的话,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又太大,只能靠其他手段。”

  夏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即表示,为防止在经济增速下滑时一次性加息给市场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不如乘势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允许存款利率适度上浮。

  “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放开存贷款利率,但现在这个时点,我觉得更大的可能性是把上限上浮,而不是完全放开。这样上浮的结果就是对部分人加息,比如那种存款较多的;对于小额储户的话,影响则比较有限。”中信证券上述人士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也指出,下半年加息必要性不大,但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较好时机,央行可能采取适当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实际利率上行等市场操作方法,替代基准利率的调整。

  不过,对于存款利率上限上浮的比例,业内人士认为即使上浮的话,幅度也会比较有限,不会太多。中信证券上述人士则表示,也有可能是资金达到某个规模后才可以上浮利率。

  利率市场化需稳步推进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对优化资金配置起到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曾指出,对于金融社会来讲,要保持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压力和动力。“利率,特别是存款利率过低或者接近零利率,有时就会减少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进行服务的压力。”

  目前来看,我国实行“贷款下限、存款上限”管理。由于2009年经济刺激计划,不少银行信贷投放飙升,存贷比指标濒临监管红线,今年上半年纷纷开始“吸储大战”,各种各样拉存款的方式已经变相使得存款利率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浮。

  史晨昱认为,如存款利率上限上浮,则将扩大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限,形成资金的自主定价机制。

  但他也指出,存款利率上浮也会引发各家商业银行之间的存款大战,激烈的竞争将使存、贷利差大幅缩减,商业银行将逐渐走向集团化和大型化,中小银行则将因为规模小、服务地区狭窄等原因,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一位人士则指出,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方面能够更快速地反映货币供求关系,提高经济主体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和反应力,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通过利率对资金流动的导向作用,带动资金以最优方式流动,提高金融体系运行效率。

  此外,他还指出,利率市场化是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条件,能推动国内外资本市场接轨,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良好基础环境。

  然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利率市场化改革涉及面广,需要与其他改革措施相配套,要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如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企业改制进程和对利率的敏感性、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货币当局的监管能力、相关法规的建设等等。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逐步加大,尤其是利率风险,利率敏感型资产增多,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面临的利率敞口风险将增加。”史晨昱表示。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