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国美之争:理性沟通方能为所有股东负责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徐冰
2010年08月19日11:09

  黄光裕、陈晓围绕国美电器的控制权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贴身肉搏阶段。双方言辞之激烈,在造成极具“围观”效应之时,其实也已脱离了“公司为重”“股东为上”的根本底线。这种鱼死网破的决绝,使人很难相信,即使度过此番危机,国美在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与股东的沟通上,真的能够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8月18日凌晨,黄光裕发布致国美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不仅历数陈晓背信弃义、挟私自利,更将国美引入贝恩资本,定性为民族品牌沦为外资品牌,并同时描绘了一幅“被奴役”的溃败场景。而陈晓此前针对黄光裕的轻蔑言论,也不免使人心寒地感受到管理层对于身陷囹圄却依然是公司大股东的薄情。两厢对照,黄、陈之于国美控制权的对决,也许并不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争议,“去黄光裕”抑或“去陈晓”,无论何种结果,都难以视为对国美的可信赖承诺。原因无他,公司如此高级别的沟通,都难以在理性的轨道上运行,众多的投资者以及大小股东,有何理由相信这一幕不会再次发生?

  黄光裕一方在公开信中抬出民族主义利器,可以想见,此举必能获得众多的同情和支持。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个时候以民族情感激发群情义愤,难免给人一种拿民族主义当枪使的嫌疑,难免更加使人相信,此时的黄光裕的确日暮途穷慌不择言。即便借民族主义之威,使得形势朝向有利于黄光裕一方发展,甚至最终重夺对国美的全面控制,黄光裕玩得娴熟的帝国式的公司管理模式,也难以为国美勾画清晰的、让人充满信心的未来。

  黄光裕唯一让围观者感到同情的,是其作为国美创始人和大股东却被公司经理人抛弃并蔑视的境遇。无须讳言,这种对于创业者的态度,是陈晓一方无法在道义上完胜的根本原因。即便陈晓一方以现代公众公司理念为底气,极力证明国美这样的上市公司本质而言属于全体股东而绝不是属于某一个人,但理论逻辑的正确并不注定表明现实同样正确。除了考虑到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心理——公司经理人将老板踢开,在中国人看来就是一种政变与僭越——还必须考虑自己登基的合法性。也即,陈晓一方所极力宣称的“为所有股东负责”,究竟有多少可信度?陈晓们如何保证,自己不会成为黄光裕式的说一不二的帝王人物,而是严格意义上的、有现代职业操守的职业经理人?尤其是,如果再次发生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争执,如何避免人未走茶已凉的雀占鸠巢嫌疑?

  黄、陈之争的最突出问题,在于未能建立起理性沟通的机制。的确,黄光裕目前已经不适合作为国美公司的领导人,其对公司发展上的种种不满和责难,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对大权旁落的恼羞成怒,也完全可以看作是对陈晓等管理层工作的极大不尊重。黄光裕无视了陈晓等人在国美危机之时,所作的巨大努力和贡献。这些努力和贡献,本质上保障了包括黄光裕在内的所有股东的权益。但是,即便系狱之身,黄光裕依然是国美最大的股东。他的声音和诉求,国美管理层完全有义务耐心倾听。他的权益,也有必要得到切实保障。

  可恰恰是在沟通这个问题上,黄、陈几乎各自把对方逼到了绝境。沟通不成就来硬的,霸王上硬弓——这种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行为方式,是国美今后面临的潜在风险之一,也是“为所有股东负责”难以让人信服的根本所在。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