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B股乌龙行情在拷问什么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010年08月27日02:38
  ⊙桂浩明

  对于B股在本周的突然拉升行情,有人解释是因为投资者受到某篇研究报告的误导,以为A、B就要合并所引发。表面来看,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因为那篇报告分析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将要开设的国际板与B股之间的关系,而沪市B股表现也确实要远远好于深市B股。再从行情在中午时分猛然抬升这一点来看,也基本符合其受到突发信息刺激的特点。当然,事后大家知道报告的内容是被误读了,于是这一上涨走势也就成了乌龙行情。

  熟悉B股行情的人都知道,几年来B股的每次大行情,几乎都有乌龙色彩,也就是都与乌龙消息有关。只是,事后没有人对乌龙消息细加调查,同时B股行情,也没有因为乌龙消息的澄清而跌回原地,而是低点在不断抬高,强势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去年那一次B股的突然大涨,当时市场传闻是管理层批准了B股公司可以回购并注销部分B股股份。而实际情况只是某家B股公司出于维护股价的目的,准备在二级市场回购B股并获得了管理层的同意。前年,B股的一次大涨行情,其驱动因素是有媒体报道管理层开会讨论B股定位。而实际情况是,几个B股公司因为不满丧失融资能力而私下组织研讨解决B股问题。

  进入2010年,内外经济环境并不理想,A股行情徘徊复徘徊,但是B股的表现却要好得多。这也就是说,各种乌龙消息的爆出,的确是B股行情的重要推手,但是B股的相对强势,却又不是乌龙消息所能左右的,而有其自身的原因:即B股改革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回想当年,B股是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吸引外资的一个窗口而诞生的,在那个特殊的时期,B股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虽说现在有了H股这个畅通的大门,B股的存在价值已大大降低,但是,B股的存在是个客观事实,其历史地位理应受到尊重,B股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更应受到保护。可现在的问题是,十余年来,B股市场不再安排新股上市,也没能再融资。在向境内个人投资者开放以后,就再也没有相应的市场建设举措推出了,以至于出现了境内机构投资者可以到海外市场买外国股票,却不允许在境内市场买中国企业B股这样的咄咄怪事。

  必须承认,现在B股的定位是不清晰的,前途也是迷茫的。这不可避免地损害了B股上市公司的利益。这种状况若长期持续,对广大的B股投资者来说,也是很不公平的。也因为如此,这几年来,投资者不断呼吁要尽快解决B股问题。并对此怀有强烈的期待。而这无疑导致了部分投资者看好B股,并且通过交易行为推动了B股的向上行情。

  然而,尴尬的是,尽管B股经常有行情出现,但是投资者解决B股良好愿望,这么多年来一直落空。尽管在这里也确实存在很多现实的障碍,没有相应的大动作是难以在政策上实现突破的。但是,不管怎么说,B股的改革再难,总没有股权分置改革难吧?从投资人这边来看,或者对B股重新定位,找出其发展的道路;或者如果确实因为条件变化不具备发展基础了,那么就让其转型,譬如与A股合并等等,都是可以深入研究的应对之策。无休止的搁置与拖延,实在是最次的选项。因为它除了会让问题更加积重难返,还很容易导致市场的操纵行为,使得投资者合法利益不能得到切实的保护。

  某种意义上说,不时出现的B股行情,虽然起因可能多半与乌龙消息有关。但是它何尝不是在拷问着人们:B股发展长期停滞的局面还要持续多久?这个历史遗留问题的真正解决,难道真是无限期的吗?也许,时不时冒出B股行情,是在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吁请各界高度重视B股问题。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