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创业板指数收于972.23点,创出一个多月以来的新低。
估值较高但中报业绩低于预期、交易所对个股炒作加强监管、A股市场连续下跌……风头渐退的创业板面临下调的压力。而首批上市的创业板公司解禁洪峰临近,更像一把悬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重压之下,券商
对创业板“危墙”的警醒声音不断传出。虽然对新兴产业的前景广为看好,目前的创业板公司中也可能会出现未来的“巨人”,但多数机构投资者还是认为暂时离开或为“上策”,机构们与创业板近一年的“蜜月期”走到了尽头。
撤离
8月份以来,相对于中小板指数屡创新高,截至9月16日上涨了11.92%,而曾被资金热捧的创业板指数几乎毫无进展,同期仅上涨0.41%。
本报了解到,由于创业板近期面临种种不利因素,近期不少机构已将绝大部分投于创业板中的资金撤离。
“本来中报业绩就不好,再加上临近首批上市创业板限售股解禁,对创业板明显是离远点更安全。”上海一位知名私募基金经理称。
而一些机构在二季度就已经减持创业板股票,“在6月中旬,我们考虑到市场风险,减持了一些,但当时减持的比例不大。”广东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称,公司的考虑是创业板股价涨幅有些大,市场不稳定。
机构最为看重的,是首批创业板28家公司的限售股解禁期的临近。兴业证券统计,如果按照9月初的市值,创业板11月解禁市值为365亿元,其中11月1日单日解禁市值为330亿元,而8、9、10月创业板解禁市值仅分别为21亿元、7亿元和10亿元。
再加上产业资本的套现冲动,创业板供求关系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华泰联合证券报告认为,首批创业板公司解禁洪峰为创业板头上的“堰塞湖”。
据悉,上述基金经理所持创业板股票在8月份就已寥寥无几,仅剩极少数他认为仍可观察的个股,他认为创业板中真正有潜力的公司不超过10家。
一位易方达基金公司的人士介绍,从吉峰农机上市开始就已经看好并参与买卖该股的易方达旗下基金,虽然二季度两只基金进入吉峰农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但在7月份之后也减持了部分该股。
此外,私募基金也于创业板中撤退。例如之前颇受关注的爱尔眼科,2009年底曾有明达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携同明达2期、明达3期入驻,今年一季度末只剩明达3期,二季度末,“明达系”产品已从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消失。
高估值
目前,产业资本的强大抛售动力,是创业板解禁前夜的密布黑云,但创业板公司的业绩乏力及过高估值,却是其失去吸引力的根源。在多数机构看来,对于绝大部分创业板股票,解禁前后其股价会是低点,但并不一定是最低点。
“我们持有的创业板并不多,但券商的朋友仍然不停地劝我们要对创业板考虑清楚,在他们中的一些人看来,对于创业板中的绝大多数股票,下跌仅仅是开始。”北京一位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称,“在之前机构网下配售股解禁部分解禁时,虽然有的公司股价已经低于发行价,但不少机构即便亏损也卖出了。”
在创业板市场供给状况发生变化的时刻,在一些机构看来可能是更大的拐点。让券商研究员尤其不安的,是创业板公司增长远远低于市场预期的中报数据。这些公司实际盈利水平相对于盈利预期的下降原因各样,创业板公司盈利的不稳定性充分暴露。
兴业证券认为,从这些数据中看不到创业板的成长性如何优异,虽然创业板市场新兴产业股票居多,有着国家鼓励和扶持的政策优势,未来潜力不小,但政策优势如果不能转化为企业的盈利,政策优势背景下的高估值就难以长期保持。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中小板和创业板整体市盈率(TTM)分别为44.62倍和66.66倍,这个比值仍然处于高位。
不过,也有一些机构人士认为,解禁潮的到来或许也是一些比较好的创业板股票的买点,因为少数成长性个股仍然会有机会,近期一些创业板新股中也有值得关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