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天宣布提高存款和贷款利率,笔者认为这是货币政策往正确方向的一个重要变化, 意味着决策层已经充分认识到负利率所带来的加剧通胀预期、资产泡沫和过度投资的后果, 并决心更多地使用利率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 笔者对加息的政策含义和今后货币政策的走势作如下若干评论。
第一,决策层对经济增长率适度下行的容忍度在上升。这是一件大好事,可以帮助避免政策的过度扩张导致经济过热和大起大落。
第二,此次加息体现了政府利用经济手段进一步调控地产市场的决心。尤其重要的是,这次五年期的存款利率一下子提高了60个基点,自然债券收益率也会有所上升,这有助于从地产市场中将部分投机资金分流到存款和债券市场,从而帮助抑制地产泡沫。
第三,笔者认为,这次加息应该是下一轮加息周期的启动点。 明后两年,CPI的增长率都可能在3%左右,如果一年期的利率不再上调,负利率仍将成为宏观经济的长期困扰。 如果明年的CPI目标定在3%, 就意味着决策层应该接受明年继续加息50个基点的现实要求,否则CPI目标与利率政策和地产调控目标之间就会出现自相矛盾。换句话说,利息应该也很可能继续。
第四,提高基准利率不能代替利率市场化。相反,此次对称加息,提高了银行的净息差1-3个基点,有助于减少银行对今后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净息差下降的担心,从而减少改革阻力。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创造一个常态化的机制来解决负利率的问题(比如今后央行可以通过紧缩流动性,在市场化的环境下让商业银行推高利率)。此外,人民币国际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和利率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都要求利率市场化尽快启动。
第五,笔者认为,货币政策的基调应该从现在的”宽松“走向明年的“稳健”或“中性”。从增长来看,明年GDP增长率估计在8.5-9%之间,属于正常区间;从通胀来看,美国的数量宽松政策正在推高大宗商品的价格,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的加速上升和资源价格改革也将导致更多的物价上行压力。这个增长和通胀前景的组合不再继续支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果继续扩张则可能重新导致难以控制的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昨天的加息表明决策层已经事实上往向“稳健的货币政策”靠拢,下一步应该将这个基调正式写入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的文件。
(责任编辑:王小丹)